导语:对于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能够顺利地考上高中就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但对于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来说,进入重点高中才是最幸运的事情,学生的追求不同,往往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追求重点高中的学生成绩优异,也有冲击名校的潜力,但也有可能因为分数差那么一点上不了重点高中,这是非常可惜的。
毕竟,重点高中的数量有限,不能“接纳”所有的学生,考不上的学生只能自认“倒霉”,接受现实,可是随着“指标到校”政策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学生却开始质疑:分数不如自己高的学生也能上重点高中,这公平吗?
“指标到校”公平吗?不论分数论排名,无缘重点高中的学生破防了!“指标%到校”的消息传出,不少家长都进行了错误的解读,认为这是要所有的中学生都正常上高中的意思,其实不然,这只是重点高中的指标要实现全分配,全部落实到位的额意思。
“指标到校”的含义指的是高中将固定的招生名额下发到各级中学,在名额指标内的学生都有上重点高中的机会,通常情况下都是看排名,在学校排名前XX的学生就有这个机会,可以不看分数。
而这样一来,也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同,某所学校分数更高的学生可能上不了重点,但另一所学校分数没那么高的学生却能上重点,只因有指标到校的名额,真的是不论分数论排名,让很多高分学生难以接受。
“明明我的中考分数更高,可他却上了重点高中”,已经经历过的小刘就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明明为了上重点中学已经费尽了全力,可却因为最后校内同学的竞争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指标到校公平吗?面对这个问题,或许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其实“指标到校”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公平,没名额的学生也无需“意难平”站在重点中学的中上等学生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不公平的,高考的时候按照分数报考大学,全省的同学一起竞争,怎么到了中考就只能按照学校来录取呢?上不了重点高中,家长之前的心血也白费了。
站在普通中学的中上等学生角度来看,自己即便没能上重点初中,但通过努力获得了指标到校的名额,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的,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所以有改变自己上重点高中的机会才是公平的。
因此,从另一种意义上去理解,这也是一种公平,没有名额的学生真的不要太难过,毕竟重点高中只是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不在重点高中读书不代表自己不优秀,普通高中也有很多优秀的老师,说不定比在重点高中读书更适应。
俗话说“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不少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会选普通高中,是因为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学好,求学的学生们应该有这份决心,才不会因为环境因素影响自己的发展,千万不要顾影自怜。
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斩钉截铁地向前走学生们要知道,上普高的“学霸”真的很吃香,很多重点初中的学生到了普高都是“香饽饽”,不仅能在一次又一次考试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上课时也能跟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学到的知识更全面。
而且普高的老师对“学霸”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