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临近中考升学阶段,深圳的考生和家长们的压力都非常大;因为中考升学率很低,所以每次提到教育问题,家长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
高中录取怎么不摇号?
大学录取怎么不摇号?
找工作怎么不摇号?
不过通过“摇号”上公办普通高中,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中考可谓义务教育阶段的“指挥棒”。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北京市中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上周末,北京市教委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在新推出的中考新政中有提到,将在东城区、西城区将率先在全市推出普通高中登记入学的招生方式。
登记入学如何进行呢?
东、西城区登记入学相关细则
一、试点学校
东城区试点学校为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登记入学计划分别为80人。
西城区试点学校为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和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前两所学校登记入学计划各为80人,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计划人。
二、报名资格
考生的报名资格要求为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级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不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相当于百分制的60分,即及格就行)。
三、注意要求
仅可报名其中一所,且西城只能报西城,东城只能报东城
四、录取规则
试点学校依据《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开展录取工作。符合条件的报名学生人数小于或等于试点学校登记入学计划时,全部予以录取;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大于试点学校登记入学计划时,严格按照登记入学计划人数录取。
学校确定录取名单后,按程序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备案,4月22日报名学生可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录取结果。
已被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录取的学生继续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为“合格/不合格”,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报名材料如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录取结果无效。
这样的一种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考改革和“双减”的衔接,同时也是高中自主招生改革的渠道之一。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为了减轻家庭的升学焦虑。根据数据显示,东西城中考历年普高率在90%以上,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算是很高了,但还是有部分孩子上不了高中,进行高中登记入学的好处在于能让更多的孩子升入普高,降低家庭升学焦虑,进而助力”双减“的落地。
那参与”高中登记入学“的试点学校是否都是末流学校呢?
其实很多北京家长对于这5所学校的评价,都并不是很好,这5所学校在东西城都是垫底的高中,这些高中的生源一直不理想。
游走在职高和普高之间的孩子,可能发挥不好就要上职高了,就算上不了还能通过中考再考,相当于是2次机会。
总体而言,这次北京的政策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没有什么价值;对于特别差的,也没有价值;但对于那些正好在这个分数段,同时考公办高中又没有什么把握,比较危险的孩子,他们则多了一次机会。
中考升学交流学习群
请扫码添加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