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周益帆)近日,包括江苏泰州、湖南怀化的多所民办高中的学生因为没有学籍,面临被清退,学生上了一段时间学却没有学籍的原因,是因为按规定,没有达到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的学生,不能被普通高中录取,以往各地会通过民办高中,给这些学生提供一条就读高中的机会,但这几年,随着政策收紧,很多民办高中无法再提供学籍。各地的案例之外,很多人还将目光聚焦在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比例要求上,目前国家对这两类教育的比例要求为“大体相当”,很多地方严格按照1:1来执行,也就是说,通过中考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只有50%。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不愿意给孩子选择职业教育这条道路。普职比带来哪些矛盾?如何让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各司其职?有媒体报道,在湖南怀化,因民办高中违规招收低于普通高中最低分数线而被清退的考生可能有上千名,怀化市共21所民办高中,此前一些学校向这些中考未过线、无法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承诺,往年以低分进校的学生,后续补上了学籍。但今年,随着教育部门严抓招生指标,落实中考生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院校按照1:1分流的政策,使得这些学生将被清退。昨天,中国之声记者多次联系怀化市教育局主管中考升学工作的副局长,但电话未能接通。而在全国其他地方,类似的情况也在发生。今年9月初,中国之声报道了“江苏泰州数十名学生入学一年无学籍,官方称学校违规招生”的新闻,泰州兴化教育局给学生的解决方案之一是补办中职学籍。民办高中学籍问题背后,是普职的配比政策收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办高中校长告诉中国之声:“教学质量暂不高的民办学校,生源不稳定不充足,于是可接收小部分没达到普高录取线的学生,算是地方开的口子,普职比例收紧后,民办高中会受到点影响。”河北省邢台市第六中学招生教师白占勇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介绍,目前国家政策中,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比即为1:1。“从中考成绩来看,程度稍微好点的同学就是优先被普通高中录取,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同学就是选择职业类高中或者技校。作为一个普通家长来说,现在选择普高是他的第一选择。因为普高学的知识层面相对来说宽泛一点,这样他选择就业也相对宽泛一点,所以职高目前还是作为第二选择。从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