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不好不坏,是做“鸡头”,还是“凤尾”?
中考过后,有些初三学生的成绩不好不坏,反而让孩子和家长犯了难:
到底是去重点中学当学渣,还是去普通高中当学霸呢?
1、不负青春。
有些孩子在学习时,欠缺主动性。
简单说来,就是在学校上自习很有效率,但是在家里写作业却举步维艰。题目类似、难度相似,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学习环境中,其专注和自律程度却截然不同。
如果是这种“欠缺主动性”的孩子,在中考后择校时,在分数许可的范围内,应该尽量选择重点中学。毕竟在好一点的高中,坐在学霸环伺的氛围中,当其他同学都在勤学苦读,即便你想游戏、想放松,也会在周围同学的督促和影响下,最大程度地保持自律和克制。
况且,不管是在普通高中,还是在所谓的名牌高中,高中三年都是“水深火热”的学习时光。
高考就摆在那里,或远或近地散发着魅惑和璀璨的光芒。
想要人生有所改变,前途能够逆袭,高考就是一条性价比最高的“进击之路”。在这条路上,父母、老师和社会,都会为我们喧哗鼓噪,倾尽心力地想要让我们在有限的3年青春里,熟读课本、吃透概念和做透习题。
中考过后,是高考。
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学业,都被中考和高考“拦腰斩断”,分为中考前、高考前和高考后3个阶段。
与其选择在普通中学里浑浑噩噩,凭着学霸的名头沾沾自喜,还不如大着胆子进入重点高中,宁可暂时做个学渣,也好过在享乐轻松后舔尝失败。
不如用高中3年的时间再拼搏一次,不负青春不负己!
2、艰难选择。
除了自律,如今许多孩子的心理非常脆弱。
毕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大多以识记和模仿为主,只要小学生和初中生足够乖巧懂事,能够在父母和家长的监督下按部就班地学习,基本上学习成绩不会太差。
如果在中考后,获得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分数,刚刚能上重点高中,但可能是“凤尾”;肯定能进普通高中,而且可能是“鸡头”。
那么这样的选择,对于心理脆弱的同学来说,无疑是艰难的。
首先,进重点中学读书,成绩或许是倒数,老师也不可能像小学阶段那样对你很重视,甚至将一大堆班级职务派送给你。还有些孩子,虽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成绩出类拔萃,但到了高中,很可能就变成了倒数几名的成绩。
其次,高中孩子的年龄已经步入了青春期末段,不可避免地会逐渐摆脱单纯幼稚,甚至沾染上成年人那些攀比、妒忌和势利的坏毛病。显然,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会变得不那么融洽,甚至没几个聊得来的同学。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是否能坚持自我、坦然面对,是否能云淡风轻地面对其他同学的冷眼和嘲笑,在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都处于被忽略和排挤的弱势个体时,还能够抱着“不在乎”的心态做好自己,是你是否应该选择重点高中的关键。
最后,即将选择的高中,是否有自己反感的老师或厌恶的学生,也是需要郑重考虑的问题。
孩子毕竟是孩子,容易受到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坏情绪的显著影响,高中三年的学习时光又是那样的宝贵和无可替代,我们必须在中考后择校的时候,就提前排除掉对自身学习可能会产生“负能量”影响的事情。
3、“鸡头”or“凤尾”?
其实,普通高中也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学生。
能够进入重点学校的孩子固然令人羡慕,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如今想要考进名校,实际上是父母家庭和努力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些孩子特别自觉,从小到大整天都在读书学习,但父母却不懂得教育,也不舍得给孩子投资,那么除了那些天资聪颖和极度刻苦的孩子以外,很多普通学生其实是很难优秀的。毕竟,如今孩子的学业竞争,实际上已经扩散和升级到了父母家庭的“内卷化”较量。
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和开明家庭教育的孩子,可能在学习中非常轻松高效。
比如在高中三年,有些孩子看手机玩游戏,既会玩又会学,模拟考试次次多分;而有的学生就不行,理解慢反应慢,上课时只知道机械重复地记笔记,放学了又很难集中精神去写作业,天天熬夜到凌晨,考试时却一塌糊涂,在班上排名倒数。
像这样的情况,但凡是孩子心理脆弱,可能心态早就崩溃了。
所以说中考成绩一般的孩子,如果抗压能力出色,那肯定优先选择重点学校就读;如果心理素质较差,最好还是选择普通高中来备战高考。
毕竟,当“鸡头”可比做“凤尾”惬意和舒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