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8月2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统筹谋划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国家教材委委员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出席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进一步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教育部强化重大主题教育整体设计,研究制定了系列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指南和指导纲要。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培根铸魂,必须加强重大主题教育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变化,全球抗疫催生多极新格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青少年文化认同、国民身份认同等面临新挑战。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全球治理日益深入,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提出新的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必须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既要培育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更要厚植学生中华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教材要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培“根”就是要打好中国底色,铸“魂”就是要植入红色基因,使学生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课程教材加强重大主题教育,是体现国家意志、落实国家事权的必然要求,是培根铸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课程教材建设水平的本质要求。在选题、选材方面,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以突出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意义重大的主题为重点,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响应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时代主旋律,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等。
二、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基本考虑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价值,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课程教材中,进行统筹设计、系统安排。
一是明确“进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进行体系化凝练,明确学习内容范畴。
二是规划“如何进”。坚持学段、学科、类型全覆盖,强化一体化设计,纵向贯穿,学段衔接,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横向关联,学科配合,学习内容各有侧重,整体上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介绍和系统阐释。
三是引导“怎么教”。既要指导学生读原文原著,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