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15日,随着近日第二批次和第四批次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纷纷出炉,成都“5+2”区域普通高中录取已接近尾声。
第二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第四批: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
在梳理分数线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仅从录取分数来说,最近几年,成都的高中格局变化还真是挺大。当然,必须要声明的一个观点是:录取分数线不能直接与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挂钩,也不能代表一所学校的办学成绩,毕竟,“低进高出”的学校大量存在,但我们也必须相信,一所优质的高中必定是能够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其教育教学口碑也是能够吸引到考生前来报考的。
所以,成都高中近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老牌们是否一如既往?哪些新秀又在崛起?
在此,记者整理了“5+2”区域高中学校近五年来的统招分数线,并与当年的省重线(普高线)进行了对比,来看看各个区域、各个学校在招生录取中的走势。今天我们就一起从各个学校近五年来录取分数线的变化,看看哪些区域、哪些学校在持续发力。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区域分析:
四七九第一头阵依然不可动摇
区县中金牛、高新和锦江略胜一筹
家长要先认识一个知识点:虽然“5+2”是一个招生区域,对于该区域的中考生来说,可以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填报区域内的高中学校,但对于指标到校生而言,区域指标是在学校所在的行政区内进行分配,也被称为区内直升,学生不用参加中考,因此一个行政区内的优质高中越多,对这个区的初中生而言,在升学上无疑具备更多的优势,意味着区内直升将有更多或者更好的选择。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哪些区比较具备这样的优势。
统计可见,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收分上,金牛区的高中都是肉眼可见的突出。特别在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中,金牛区一共有8所(含十八中法语班),是“5+2”区域数量最多的,且不少收分还不低,比如作为金牛区“领头羊”的七中万达和七中八一,录取线在超省重线50分左右,十八中、二十中和铁中也基本在超20分到40的区间。
高新区和锦江区在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数量持平,都是5所,仅次于金牛区。高新区两所收分比较高的学校是石室天府和成都教科院附中,都在超省重线50分以上,年达到了57分。其次是电子科大实验中学,近年来的收分一直超省重线40分左右。
锦江区川师大附中的录取线基本在超省重线55分以上,一如既往稳。另外盐道街中学基本在超30分以上,田家炳中学基本在超20分以上。
当然,第二批中,“四七九”作为头部军团的地位依然难以动摇,收分普遍都在超省重线60分以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突显了指标到校生的价值。
为什么这么说?来看成都市教育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四七九的指标到校生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成绩低于就读校区的统招分数线!年第一批次四七九共录取了名市级统分指标到校生,其中,中考成绩在-分之间的有名。可见,相比“硬考”要达到超省重线60分以上,指标到校生这个政策可能就值“60分”,是真的香,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此外,来看看第四批,这个批次招生学校除了省重以外的市重和一般普通高中外,其实还有少量没在第二批次招满的省重高中也会在这一批进行招生,考生成绩只要在普高线以上就可填报,但这些学校在第四批次的收分往往会超过普高线,多在普高线20分以上,对于没上重点线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从区域来看,成华区第四批次学校的收分整体较高,重点线下不远的考生除了“捡漏”省重高中,成华区的三十八中、成都实验中学,以及高新区的高新实验中学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