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的人选择考取教师资格证,原本给专业从教的人设立的考试,近年来越多越好,许多非师范专业学生也争相报考,不管日后用不用的上,先考一个再说。曾几何时,师范院校经常被人“嫌弃”,录取分数比同级高校低不少,即使报考师范院校,许多学生也避开师范类专业。
不过这几年情况有变,从年高考录取开始,师范类院校的受欢迎程度大幅度提高,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激增,使得录取门槛也有所上升,尤其是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老牌师范名校,招生质量呈现上升趋势。
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教资报考自然成为首要目标,这意味着,教师行业的不断升温,就连高学历名校生,也加入中小学教师竞争行列。很多人心心念念教师岗位,主要原因跟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一样,教师的背后也带着一个“编”字,大家深知拥有编制的好。
多地中小学面临教师荒,为啥数据却说教师超编高校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意味着什么,“稳定”、“体面”是高频词,这也是教师职业的优势所在,上下班时间固定,有寒暑假,可是许多人忽略了教师沉重的工作量和亚健康状态。事实上,工作日晚上和周末都可能加班,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很多,很多中小学教师都过着这样的日子。
许多中小学教师对繁重的授课压力表示不满,教学热情逐渐下降,而这些是踌躇满志备考教资的学生可能没有考虑过的事情。
表面上拥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很多,甚至出现严重超编现象,但很多地区的中小学却闹教师荒,这到底是为什么?过来人说出缘由,让大家更全面认识教师职业。
获得编制的授课教师并不多,众所周知,每个学校都有规定数量的教师编,老教师退休有空缺,编制名额才能落到其他教师头上,而学校里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授课,有些教师只负责管理,这些管理和后勤教师占据太多编制名额,真正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反而难以获得编制。
还有一层原因是现在教师入职门槛越来越高,学生想要成为一名教师,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并且参加事业单位教师岗位考试,或者学校招聘,通过笔试和面试才能入职。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家学历普遍升高,教师学历门槛也比规定高出不少,而且对专业限制也比以前严格。
这就导致有的中小学校教师编制看起来很多,却缺乏真正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出现一名老师同时带多个班级的情况,工作时间大大加长,工作压力增加。学校的编制分配应该更加合理,改善“教师荒”现象,让更多一线教师拥有编制,待遇得到提升,工作起来也更有劲头。
家长要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尊师重教是中国传统美德,可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人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很多学生开始跟教师尊求平等地位,不服教师的管教,屡屡出现不尊重教师的行为。
但是教育需要边界感,虽然现在不需要学生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最起码要做到跟老师互相尊重。在这过程中,家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如果家长经常在学生面前抱怨老师,学生很可能会有样学样,对老师表现出诸多不满。
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到尊重老师,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个人情绪,也会有缺点,每天面对这么多学生,有些时间可能会处理不当,甚至误解某位同学。当学生跟家长抱怨时,家长要告诉学生及时跟老师交流,出说自己的想法,前提是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重。
尊重老师最基本的表现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老师上每一堂前之前,要提前进行备课,在你脑海中模拟很多次,把自己最佳的状态呈现到学生面前。学生要理解老师的辛苦,尊重老师的付出,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提升成绩。
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当学生不认真听讲,没有完成作业,或者跟同学打架,老师难免对出言批评,有的学生虚心接受,并且加以改正,有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在针对自己,甚至跟老师作对。家长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自己做错事情要虚心接受老师的道歉,老师的批评教育也是为了让学生成长进步,家长更不能做出包庇学生错误的行为。
学生要学会感恩,尊重老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就不会有理想的教育。也希望社会各界给教师多点自由空间,家长多理解老师,引导学生尊重老师,这样才能让教育有一个良性循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