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到校"政策刚出来的时候,网上一众网友纷纷各抒己见,基本分成了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一种是赞成"指标到校"政策的声音,这种声音觉得"指标到校"政策对教育公平十分有利,可以让普通中学的尖子生拥有上重点中学的机会。
而且“指标到校”还可以减弱重点中学的“垄断”,同时也可以减弱“学区房”的作用。
第二种声音还有一种声音是不赞成"指标到校"政策的,他们认为"指标到校"对那些去不上重点中学的孩子不公平,这属于一种人才浪费。
而且他们认为普通中学的孩子到了重点中学基本上是班级倒数,这样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他们觉得如果实行“指标到校”政策,“学区房”的作用非但不会减弱,而且还会增强。
上一次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普通中学的学生通过“指标到校”考入重点中学是否一定落后的内容,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看下面的链接来阅读文章。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指标到校”政策对“学区房”是否会有影响。
有的人认为“指标到校”对“学区房”有着消极的影响。首先,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呼吁教育“公平”,都在减弱或者消除“学区房”的概念,炒“学区房”似乎也不灵验了,而“指标到校”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政策。
其次,很多普通中学的学生也获得了被重点高中录取的名额机会,这样重点中学“学区房”的概念会被弱化很多,因为去普通中学也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了。
最后,“指标到校”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普通中学的学苗、声誉和教学质量都会有所提升,这对重点中学的“学区房”进行了“第二次”打击。
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不是这样。他们认为,“指标到校”政策不但不会减弱“学区房”,反而会加强它们的影响力。
为什么呢?
因为有些地区最好的几所重点中学“指标到校”是面向全市招生的,而下一级的“重点中学”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
也就是说重点教育大区去重点学校的机会少了,大家会更加激烈地竞争余下的名额,这样会让“学区房”的效应变得更强。
还有长时间来看,如果普通中学教学质量、生源都有所改善,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学区自然也会产生新的“学区房”。
似乎两种声音说得都很有道理。
但是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以国内发展大趋势为基准。像首都北京已经开始试点“多校划片”政策,虽然还没有正式下达取消“学区房”的指令,但是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如果效果不错,“学区房”估计就真的彻底“凉凉”!
国内其他的大城市都略有风声,但好像都在观望北京的进一步动作。
所以,“学区房”最终会走向何方,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按照趋势来看,随着房地产行业热度渐退,“指标到校”政策兴起,“学区房”确实越来越有“危机”!
“指标到校”分差0分上重点高中的学生,结局会怎么样?沈阳“三校”实行指标到校,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指标到校”对于中考考生到底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