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乃是一国大事情,因为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对学生整体的素质教育是越来越高的,为了可以让城乡教育保持着平衡,尽力在提升农村教育的资源。
虽然说我国一直都在尽力做出各种措施来让农村教育资源变得更好,但是就算如此,距离这个差距缩短还是存在着一定距离的。
、
大部分的农村学生仍然还是无法脱离贫穷的生活,高考可以改变农村学生的命运,但是仍然还是会有很多学生没有办法脱离农村。
一位农村老师的话,揭露出农村初中现状:从头睡到尾,真是没救了按照正常道理来说,既然国家给农村学生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他们肯定是会努力学习,但是恰恰相反,有的农村学生,是一堂课的从头睡到尾,让农村老师都无奈的表示:没救了!
小李在农村支教多年,为了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走出大山,她忍着生活的艰苦,在那里继续教书。
但是到了这一届,小李却发现,一个班级只有一两个同学认真上课,剩下的40多名学生全部都在睡觉,果不其然,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全班找不到一个超过分的学生。
这样的分数是永远和城市学生拼不过的,大部分农村学生上课的时候,都是背着老师偷偷玩手机,以为老师看不到,但其实老师全部都看得一清二楚。
老师本想借着家访来敲打家长,但是没想到家里面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当老一辈的人听到孙子孙女所作所为,并没有表示对学生严加管教,而是和老师说:
不必管他,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等到她初中后也是会到外面打工的。
听到老一辈人的话后,老师也是倍感无奈,难道自己只能是任由学生这种情况下去吗?这些留守儿童还有未来吗?
深度解读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但这就是农村学生的常态,虽然说国家在尽力提升农村的教育资源,但是在家长的教育观念上面却始终没有跟上来,学生怎么可能会学习成绩好呢?
虽然说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在外面努力打工赚钱,但是当他们把学生扔给老一辈人看管的话,就导致教育理念跟不上。
还有很多的家长认为农村学生以后读书是没有出路的,还不如趁着现在多学习一下技能,等到以后毕业后出去打工,这样的话还可以帮助父母养家糊口,这便是农村学生的日常。
也是为什么农村的教育和城市的教育始终无法缩小差距,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
想要发展农村教育资源,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说我国一直都在致力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也的确是培养出来很多的寒门贵子,但是每年成功凭借着高考翻身的农村学生只有寥寥几个,大部分的还是城市学生居多。
而且稍微学习好一些的学生,家长会在学生初中的时候就让他们转到县里读书,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都是会离开农村的,剩下的就是淳朴的农村学生。
按照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农村教育资源只会变得越来越差劲,家长想要让学生的成绩提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转变正确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
很多家长都只顾着自己在外面打拼,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导,固然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资源是没有错的,但是却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教育问题。
而且本身寒门学子就很难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若是不加倍努力的话,很有可能无法翻身成功。
文末小结
没有伞的孩子更加需要努力奔跑,既然学生出生于农村的话,起点就是要比城市学生差一些,只有自己继续努力,才可以改变现在的生活。
学历在如今这个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网上总是说“本科生遍地走”,很明显本科生的学历都已经不再值钱,要是学生是初高中的学历出去就业,那么就更加不会受到企业认可的。
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读书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唯一的一条路,等你考上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会明白原来寒窗苦读十二年都不是白费的努力。
话题讨论:你对于农村学生现状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屏幕下方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