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先看我整理的这张表格:
通过表格相关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高中师资队伍学历差距持续增大。以年教育部第一次统计各地基本情况为依据,年北京市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19.21%(年达34.65%),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9.44%(年为99.81%);年新疆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1.99%(年为5.13%),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3.43%(年为98.17%);年重庆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4.79%(年为10.73%),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7.53%(年为98.87%);年广东省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6.76%(年为14.66%),本科及以上学历为96.19%(年为99.26%);年湖南省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3.24%(年为7.7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7.35%(年为98.22%);年江苏省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9.16%(年为20.2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8.93%(年为99.83%)。通过以上数据表明,各省高中教师本科率基本上达98%以上,但是各省的差距仍然持续扩大,当其他欠发达地区还在提升教师本科率和缓慢提升研究生率的时候,条件优越的地区已经在快速提升研究生率。这里有一个地区表现亮眼,就是内蒙古,专任教师研究生占比全国第五。内蒙古本土只有两所本科师范院校,分别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和集宁师范学院,且集宁师范学院无研究生培养资格,是什么促进师资队伍学历高水平值得深思。根据《内蒙古师范大学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72.73%的毕业生选择在区内就业,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区内就业占比分别为78.71%、72.27%、69.50%,而研究生流向教育行业的占比60.22%,本科为31.82%,专科为16.77%。从就业职位看,研究生有56.78%为教学人员,本科生29.87%。内蒙古师范大学届研究生毕业生人,按照比例算直接从事教学人员岗位的人数为人,而在区内就业的有78.71%,相当于届毕业生有个研究生(数据仅供参考)在区内直接从事教学人员的岗位。
第二,根据普通高中师生比1:12.5的标准,全国多数地区教师仍然存在缺口。河北、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宁夏存在高中教师缺口情况。这些省大多数为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人口规模较大地区和高等教育大省(非强省)。在师生比达标的有几个地区也表现亮眼,如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辽宁。江西师生比为1:16.94,广西1:16.21,这两个地区在校高中生都超过了万人,与江苏、安徽在校高中生规模相当。江苏有5所本科师范院校(除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外),且有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和江苏师范大学,本身江苏省高等教育发达,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中也开设有师范教育专业;安徽虽然师生比没有达标,但是大大高于江西和广西,省内有6所公办师范本科院校(其中大学命名的4所);江西公办师范本科院校虽然有6所,但是大学命名的只3所(其中1所还是职业师范师资为特色的师范大学);广西公办师范本科院校6所(有2所为职业师范师资为特色的学院),以大学命名的只2所。因此,从在校高中生规模对比,结合师范院校情况,广西和江西都是缺少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在师生比中重庆也引人注意,达15.34,是西部地区高中教师最不达标的地区,重庆有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西南大学作为部属院校,就业当然是全国性的,重庆当然也有先天性的优势,研究生专任教师比例在西部算高的,而重庆师范大学作为唯一的以“大学”命名的师范类院校,显然也不能满足高中师资需求,而且重庆历史欠债较多。
综上所述,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高中教师数量没有达标的情况下,应该争取政策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同时创造条件将以“学院”命名的具有一定实力的师范院校升格为师范大学,对于实力强劲的中学和有财力的地区可以加大力度向外省引进。这个我认为深圳就是不错的做法,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同时自身筹建深圳师范大学。虽然我们没有深圳有钱,但是也可以适当效仿啊。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批师范院校去师范化,减少师范生占比,让师范院校名不符实,以及师范生收入低,流失严重等原因,导致不能满足当地教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