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50322/4595425.html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今年“校额到校”名额将提高至50%,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正式纳入“校额到校”录取标准,且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最高能到分,这是年中招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第一次将形成性评价纳入中考成绩,这体现了北京中招多元招生录取的趋势。那么,学校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在操作中要避免哪些误区?今天,观教君和圈友分享北京教科院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文平的文章,一起来听听她对一线校长和老师提出了什么建议。综合素质评价真正浮出水面北京一直在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和实践探索,2006年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2012年进行了修订,发布了《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生升学的依据是北京中考改革的一项举措。与此同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导向作用,将评价的育人功能和选拔功能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和要求。近几年,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发挥育人功能,即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它以“北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为载体,由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多元评价主体随时记录和储存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评价信息。相对而言,综合素质评价的选拔功能在前几年没有体现出来。《2016年小升初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有关2019年优质高中分配到校名额招生采用校内选拔方式,录取成绩由中考文化课、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体育成绩组成。至此,从政策层面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为中招服务的导向,这次改革把育人功能和选拔功能实质性地结合起来。2019年的中招新政,明确提出把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正式纳入“校额到校”录取标准,“校额到校”招生采用校内选拔方式,主要按考生志愿及成绩录取。这样综合素质评价占540分的30%即162分,在成长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普通高中招生“校额到校”录取的参照依据,改变长期以来以考分作为唯一标准录取学生的做法,从而体现多元招生录取的方式。综合素质评价主要用于校内学生选拔推荐伴随着新的一轮中高考改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项目组》在市教委相关部门领导下研制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应用上,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改进教育教学,为学校、教师、家长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反思改进提供依据;二是明确发展目标,为学生进行初步生涯规划,确立长远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三是纳入中考评价,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初中升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有几个需要厘清的问题: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校内学生选拔推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自行制定本校的评价标准,结果主要用于校内学生选拔推荐,不进行学校间、区域间比较。因此,各记录要点的评价标准由学校自主确定,由学校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评价的具体实施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区、校积极探索、科学制定并创新使用各记录要点的基本标准。基本标准要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可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如一年内至少参加4次社会大课堂活动等;学校可以自主探索将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结果按照各记录要点事实记录的汇总进行量化评价,但要坚持育人导向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