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困境如何破云南建立教师省管校用

年3月,云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从全省一级一等和一级二等普通高级中学中遴选一批学校,对口帮扶全省27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学。这份《方案》令昆明市东川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东川一中)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周明兴“特别兴奋”。“新高考背景下,很多问题不是我们学校可以自行解决的。”得知昆明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昆一中)对口帮扶东川一中后,周明兴第一时间向东川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作了汇报。几天后,一行人便到访昆一中,以期尽快达成帮扶愿景。一所县域中学的困境周明兴的这种“兴奋”其实不难理解。他和他的学校所面临的困境,恰恰是当下县中教育所面临的普遍困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县中困境”。“县中困境”,指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些县区,特别是脱贫县中学办学质量不高,导致优秀教师向大中城市中学流动,优质生源到县域外优质中学就读的情形。硬件之困、生源之困、师资之困、投入之困等,成了横亘在大多数县域中学眼前的一座大山。东川一中学生手工模型云南各地不同程度都存在“县中困境”难题,制约着全省县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具体到东川一中而言,尽管这所有着21年特色办学经验的中学培养了多名艺体本科以上学生,但其校舍不足、生源质量欠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科研经费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带来的还是教育质量的困境。当昆明的名牌中学对百分之八九十的一本率司空见惯时,他们还在为提升本科上线率而努力。谢梅老师参加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以年为例,如果按当年学生的正常高考分数来对照的话,我们没有一个同学能跨进本科院校的大门。”周明兴说。而《方案》的印发,无疑给东川一中,这个昆明市唯一一所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带来了希望。早在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就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县中的扶持力度。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充分调研,整合政策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帮扶机制,着力解决县中办学活力和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升校领导班子的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思路,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探索系统化、多样化教育对口帮扶新机制,形成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东川一中的年轻教师正在远程观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课一项提升县域教育的创新性改革从昆一中回来后,东川区就成立了帮扶工作保障专班,成员包括区教体局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东川区第一中学班子成员,共同讨论帮扶工作的各项决策。没多久,昆一中的调研队伍也来到了东川。“他们来调研,看我们需要什么,他们能提供什么。”周明兴告诉记者,昆一中结合东川一中的教学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双方的目标都是让帮扶效益最大化。今年秋季学期,云南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实施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云南探索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出实招、硬招,实实在在拿出教师编制和资金支持,重点在有效、长效‘建机制’上做文章,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具有创新性。”云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核心内容来看,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就是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方式,在省级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名事业编制,设立“省管校用”专项事业编制,用于支持帮扶学校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并补充教师。依托全省57所优质普通高中,每校派遣5-10名骨干教师,“组团式”帮扶57所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普通中学,每3年为一个实施周期。且明确帮扶团队其中一人担任校长或教学副校长,兼任当地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其余团队成员担任相应学科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1名校长后备培养对象和若干青年教师,到帮扶学校跟岗研修。昆一中高级教师,昆明市物理学学科带头人杨蒲英正在为东川一中学生上课同时,对帮扶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给予政策倾斜,对帮扶教师待遇给予保障,按照每人每年4万元标准对派出帮扶教师的学校予以补助。并创新性提出服务期考核采取个人业绩考核和满意度测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云南省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帮扶机制探索破解“县中困境”难题也作为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之一,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一支“靠得住、教得好、留得下”的骨干教师队伍8月,由帮扶学校选派的名“省管校用”组团式帮扶教师团队成员,分赴5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受帮扶学校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东川一中也迎来了昆一中派出的6位帮扶教师。尽管东川的酷暑难耐,但每天,昆一中来的帮扶团老师们还是早早到达学校,和同学们一同开启崭新的一天。“这里的学生活泼可爱,阳光向上,他们对我们也是充满了信任。”昆一中高级教师、昆明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谢梅告诉记者,面对学生群体的变化,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随之改变。“我主要还是着重构建我们的高效学习的课堂,以学生为本,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品德和学习能力并进。”谢梅说。东川一中校园东川一中组建了“昆一中——东川一中联合办学班”,帮扶团教师全部任该班教学。为了补齐学校数学和英语短板,帮扶团老师们推行数学每日限时训练和分层作业、英语单词每周过关训练、高三英语听力晨读专项训练。同时,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各科成绩作对比分析,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库,将培优辅差做到精确、精准分析,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来到这里,除了教学,更要‘老带新’,培训老师。”昆一中高级教师、昆明市优秀教师刘德忠说。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依托帮扶教师,东川一中还成立了九大名师工作室,持续性开展教学观摩、名师带教、师生同考、学案开发、实务培训等,旨在打造一支“靠得住、教得好、留得下”的骨干教师队伍。“‘省管校用’和对口帮扶,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平台。”昆一中高级教师,东川区教体局副局长、东川一中副校长夏耘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昆一中优良的学风和东川一中艰苦朴素的精神相结合,达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记者采访当天,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刚好有一个教研活动,大家正在教研室聚精会神听讲、记录。“我们有二十多位年轻的老师在工作室和我们一起教研教学。”谢梅向记者介绍,通过上公开课、集体备课、编写教辅资料等,帮助工作室成员共同成长。“我希望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眼见学校的各种变化,周明兴的欣喜溢于言表。“今年东川一中不仅在生源结构上发生了转变,而且教学质量提升初见成效,我们的社会认可度也得到了提高。”扎根县域教育近30年的周明兴认为,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县区的教育公平、提升县域教学质量。“以后山区孩子也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周明兴说。云南网记者李熙临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