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教育的问题,家长们最有发言权。从孩子幼儿时期算起,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付出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推进,中考的压力已不只局限于初中阶段,压力更是给到了小学。
“指标到校”有着诸多好处,家长不可不了解为了孩子长远的发展,家长要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
由于普高录取比例下降,公立中学不再招收复读生,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上高中的机会。
初中之后就是高中,中考能够进入什么样的高中,直接决定着未来能考上什么层次的大学。
因此,出于对教育的公平性的考虑,有关部门推出了相应的政策,“指标到校”要逐步落实。
指标到校是高中招生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招生的指标下达到初中学校,如果学生的成绩排于名额之内,就可以被重点高中录取。
在此之前,有很多重点高中会采用这种方式,但是“指标到校”的缺点就是名额有限。
正因如此,教育部门特别做出了调整,提出要逐步达到指标到校百分之百。
简而言来说,未来重点高中的学生,都会采取指定到校的招生方式。
教育部门做出这样的调整,会带来不少的好处。
指标到校百分百,受益最大的当然是学生。
办学水平普通的初中尖子生,虽然自己的成绩不如好初中的中等学生,但是这一调整会给予学生一次难得的机会。
只要学生在学校内的成绩突出,就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学习。
如果按照之前的成绩录取,这一部分的学生可能会够不到重点高中的“门槛”。
当然有学生受益,就会有学生受损,有一部分学生会对这样的调整表示不满。家长也对这样的举措产生了质疑。
中考成绩高却与重点高中无缘,“指标到校”的公平性遭质疑好初中的尖子生认为“指标到校”并不公平。
如果按照成绩录取,好初中的录取人数会比较多,而指标到校则会剥夺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机会。
被比自己成绩低的血神占了名额,无论是谁都会觉得不服气。
小升初的时候,家长希望孩子可以进入一所好初中。
好中学的各方面条件会比较优良,不仅师资力量强,而且学习氛围较好,对于孩子的学习大有帮助。
但是如果实行指标到校的话,好中学的优势会大大减弱,学校内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将会与重点高中无缘。
学生的中考成绩明明更高一些,但是去不能进入重点高中,“指标到校”的公平性还是存有一定缺点的。
对于所有的学生是公平的,但是对于重点初中的中等学生来说,显然不是很友好,学生应该调整好心态,积极地应对。
家长期盼孩子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会在成长的每个阶段,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
既然是教育政策的改变,就要第一时间帮助孩子做出调整。只有拥有好的状态,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指标到校”政策的实行,需要学生及时调整好状态指标到校的目的在于均衡教育资源,弥补资源分配不均衡所带来的影响。
当然,这也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必一直只看好学校。
很多学生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会显得十分纠结,不知该选择高水平学校还是普通学校。
上好学校会害怕不能跟上节奏,上普通学校又怕被落下,指标到校政策的实行会让学生明白,没必要非得进入重点中学,做普通中学的“鸡头”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能够以足够强的实力进入重点中学,也会是利大于弊,毕竟重点中学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升学率上。
除了择校要多加考虑,学生的学习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进入重点中学的学生要更加勤奋、认真,争当尖子生才好。
无论是按照成绩录取,还是指标到校,尖子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学生要积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结束语:
环境的影响只会占据一部分,学生自身的内驱力才是决定学习成绩的关键。
因此,学生应该及时调整好心态,不要因上不了重点高中而感到失落。
人生的路漫长,如何做出选择很重要。学生要积极地提升自我,不可荒废学习的时间,认真地对待学习,一定会有更好的机会在等着自己。
今日话题:
学习环境不同,学生应该如何调整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