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解决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深圳市于近日出台《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年)》(下简称《高中学校建设方案》)。方案提出,深圳将超常规高质量建设高中学校。到年,将新增公办学位近10万个,公办普高录率达56%以上,同时,深圳还将加快建设一批优质民办普通高中、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型中职学校,推动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定向招收本市中职毕业生数量。
新增公办普高学位6万个以上
《高中学校建设方案》提出分阶段建设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年,新改扩建公办普通高中30所,新增公办普高学位6万个以上,公办普高录取率达到53%,高中在校生达到27.5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8万人;—年,新增公办普高学位3.7万个以上,公办普高录取率比达到56%以上,高中在校生达到33.6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22万人。
方案对未来高中学校建设作出了整体布局和安排。通过现有高中挖潜、新建高中和高中园建设等方式超常规增加公办普通高中学位。目前,深圳规划了4座“高中园”,每个“高中园”预计将建设3个公办高中,选址分别在坪山区、龙岗区、光明区、深汕合作区。其中前3座计划在年之前建成,深汕合作区的“高中园”计划在年之后建设。
每个高中园均预民办普高建设用地
民办教育是深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学校建设方案》也提出了公民办并举的发展路径。
深圳将研究出台新建民办普通高中配置标准,调整审批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引导民办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鼓励民办普通高中举办者利用自有土地、租用地及政府教育用地等多种方式解决用地难题。每个高中园除建设3所公办高中外,均预留用地规划建设1所民办普通高中。建立非营利民办高中建设、办学的奖补机制和学位补贴制度。对办学特色鲜明、市民认同度高的民办高中,在招生、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提升民办普通高中质量的政策措施。
新增中职学位3.4万个
除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公民办普高外,《高中学校建设方案》还对中职学校的发展有明确规划,力争为学生打造多渠道的升学“立交桥”。
方案规定,深圳将在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各建1所中职学校,新建1所高级技工学校,共建成6—7所公办中职或综合高中,另外推动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共计新增中职学位3.4万个以上。
探索建设综合高中。推动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定向招收本市中职毕业生数量。
各高中(高中园均按3所计算)建设进度安排
年建成3所:深圳中学泥岗校区(罗湖)、南科大附中(第十二高级中学)(宝安)、市外国语学校龙华校区国际部改造暨龙华高级中学原址新办深圳艺术高中(龙华);
年建成9所:第十五(光明)、十七(龙岗)、十八(坪山)、二十(坪山)、二十一(龙华)、二十二(光明)高级中学,科高拜仁足球学校(龙岗)、红山中学高中部(龙华)、观澜中学(龙华)改扩建;
年建成18所:第十三(宝安)、十四(坪山)、十六(宝安)、十九(罗湖)、二十四(宝安)、二十五(福田)、二十七(龙华)高级中学,平湖中学扩建(龙岗),深汕高级中学,龙岗高中园、坪山高中园、光明高中园;
年建成7所: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第二十三(大鹏)、二十六(龙华)、二十八(宝安)高级中学,深汕高中园。
高标准设计和建设,打造高品质“未来学校”
根据方案要求,未来的新建学校均采用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
在空间利用率方面
在空间利用率方面,切实提高学校空间利用率。提高学校建筑使用效能,在满足消防疏散、日照要求和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适当增建楼层,满足高考改革及高中特色发展的空间需求。在满足通风、采光、消防和防水防潮等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利用地下空间或半地下空间设置体育场馆、多功能厅、图书馆、社团活动等公共教学用房。推动优化深圳学校建设标准。
在校园设计方面
在校园设计方面,选择一流规划设计团队,高标准规划建设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一流高中。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制定智慧校园专项规划,保障智慧校园与校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把新建高中都建成高品质的未来学校。
在建设质量方面
在建设质量方面,提高学校建设质量标准,以“百年学校、精典品质”为要求,综合考虑建筑标准及全生命周期建设运营成本,按照不低于元/平方米标准,精细化建造每所学校。充分加强学校建筑人性化设计与艺术化建设,校园绿化景观、智慧校园、校园文化建设与校舍建设同步完成。
此外,深圳还将优化调整市、区高中管理体制,逐步扩大各区在高中建设、招生、管理等方面的权限。大力推进“市投委托区建”模式。除第十三、十四、十五高级中学和深汕高级中学,4所由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的高中和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外,其它新改扩建高中由项目所在区政府作为项目建设单位统筹建设。
高中学校建设督导结果将纳入区政府考评范畴
为确保按期完成高中建设任务,方案提出一系列有力的保障举措。
★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统筹协调高中学校建设工作,把关新建高中设计方案,及时研究协调高中建设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高中学校建设总指挥部,推进高中学校建设具体工作。各区政府要参照成立区级高中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和总指挥部,协调推进高中学校建设工作。
强化条件保障
方案中规划新改扩建的37所公办普通高中已经视同立项。市教育局负责督促指导全市高中建设,市发改、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住房建设部门、财政部门在立项、审批、财政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区政府要加快项目土地整备,优化项目管理,根据项目完成时限要求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各区和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按职责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办理相关手续,为高中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强化跟踪督查
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及时对高中学校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于推进不力、进度滞后的,报请市政府督查室重点督查督办,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范畴。
增强优秀人才吸引力,为新建高中配备高水平校长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
优化编制管理,市、区编制部门至少提前一年下达新建高中的校领导职数和教师编制,提前开展教师跟岗培训,确保新建一所优一所。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深圳教育
作者:钟旭辉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