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长们对孩子受教育情况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一点的学校读书,特别是初中即将毕业的孩子的家长们,面对孩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用心良苦,四处考察,多方面衡量孩子的成绩,对比不同层次的高中学校,不知道哪一所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同时,每到初中生的毕业季,也有很多高中学校和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来做宣传和推广,向广大九年级的同学大力推荐自己的学校,都想把最优秀的学生收入到自己的学校,对那些高中而言,就是我们常说的掐尖招生,尽管我们国家政策不允许这样做,但是,每年招生的时候仍然会有很多高中打擦边球,为了自己学校的利益,深入到各个初中变相掐尖。而对那些职业学校来说,他们更想扩大自己的招生范围,依赖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优惠倾斜政策,最大可能地扩大招生规模,也更想招到更优质的学生。
笔者作为一名在农村中学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也担任了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对九年级孩子选校的问题比较清楚,也非常理解家长们的心情,我们既不能过分相信那些高中招生人员的夸夸其谈,也不能盲目的从众追随,一报了之。根据我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冲刺重点高中的孩子。这一类学生平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习特别刻苦,学习基础扎实,在学习方面特别积极主动,通常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他们的学习基本不用家长督促,更不用老师严格监管,在学校,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听课认真,课后复习及时细心,有问题积极请教老师,绝大部分同学,他们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孩子们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要去本地区最好的高中上学,将来能考取理想的重点大学。比如,在我们农村学校,这些学生的目标通常不在本县的高中,而是直接定位在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并且最好能进这些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宏志班,这类同学平时的考试成绩,应该稳定在全校的10%以内,当然,这里我们所说的10%,也仅仅是有希望、有考上的可能性,决不是百分之百的把握。
第二类,本县的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是大部分初中毕业生的选择。这一类学生通常学习成绩和学习基础和第一类学生差不多,或者稍微差一点,他们当中的一少部分会考入本县的重点高中,而大部分学生则会成为那些普通高中的学生。其实,这些学生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长的影响,大部分家长朋友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入大学,在找工作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第三类,通常在学习成绩方面,表现得不太理想。也许是受学习基础的影响,也可能是受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导致了这些孩子的学习不太积极主动,他们当中的很多同学,虽然在看书学习方面有一定的惰性,也就是说我们老师常说的有些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悟性欠缺,但是,并不是说,这一部分孩子智商有问题,只是他们没有用心去上课复习。他们在动脑方面不太擅长,但是,在动手操作方面,他们通常会有出色的表现。所以,这部分学生不太适合再去继续三年的普通高中学习,更适合去职业学校,学习一些动手操作的技术性课程,掌握一技之长,况且,近几年,我们国家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多,其发展前途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需要清楚一个问题,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考入重点大学,相反,上普通高中也不一定比重点高中的学生差。一般来说,重点高中的重点班,无论是教师配备还是日常管理,都应该是学校的重中之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那些重点高中的普通班就不好说了,同学们的学习水平都差不多,都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同等条件下,我更看好那些普通高中的重点班,因为,这些高中的师资力量都没有太大的差别,普通高中的重点班,更容易受到所在学校的特别关照,同学们也更容易更加自信地去学习,他们好像比其他班级的同学更有优越感,全校的优质资源都被集中运用到这个重点班,属于实实在在的潜力股和学校的希望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