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孙少平进城
小说第一男主角其实是少安的弟弟少平。少平高中毕业曾借队长哥哥的光回村教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少平不肯种田,执意离开家乡进城打工。少平并不清楚自己进城的具体目的,只是读了书,好幻想,觉得乡村天地太小,想去见识、尝试更多。从外表和身份看,少平只是一个普通揽工汉,和蹲在大城市路边等待被雇用的打工者们一样,身无分文,有时无处睡觉。
很长一段时间,少平帮不同的建筑工地做苦工,搬石头,背上皮肤裂开,流血,结疤,再受伤,一天也就挣两块钱的工资。在小说第一部,少平是一个好幻想的文学青年,到第二部,就变成了一个没时间思考的苦力了。这一时期,双水村很多乡亲的生活境遇都在改善,大队、公社、县城、地委各级干部不断升迁。
但小说转一圈回到主角少平处,他还是在不同工地做苦力,靠打工维持最低的城市生活水平,还要帮助读高中的妹妹兰香,同时还一直维持着与中学同学田晓霞的精神友谊。报社记者田晓霞是田福军的女儿,聪明、开朗、有气质、有思想,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个睡在建筑工地、点蜡烛读《红与黑》的小伙子。
艰辛的体力劳动与艰深的文艺探索同时并存在一个身体里,这就要求其肉体与精神两方面都要有超越常人的毅力,这很像枕着《资本论》睡觉的劳改犯章永璘,或者是杰克·伦敦笔下的水手作家马丁·伊登。这是“乡下人进城”与“城里人下乡”的一个交叉点。马丁·伊登是为了爱情向上爬,身处下贱心比天高;章永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进城做苦工背石头同时读艾特玛托夫的孙少平,到底是哪一种人?
《平凡的世界》,除了少安、少平兄弟的婚恋线索外,还写了同辈同学当中其他几对男女的关系变化。田润叶坚决不同丈夫李向前同居,直到有一天,伤心的李向前喝酒出了车祸,腿断残疾,润叶反而回心转意。在高中时期甩了少平转爱富家子的郝红梅,因为偷手帕被人揭发,也被男友抛弃,匆忙嫁人后丈夫又意外身亡。
某天,她背着孩子在街边卖小吃谋生,遇上了田福堂的儿子田润生,没想到润生倒是一心一意爱上了这个苦命寡妇,不顾精明父亲反对,最后成婚。《平凡的世界》里有很多故事,违反故事常规,却遵循世界常理。
路遥写小说,很有政治锋芒,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政治正确,十分坚定。但小说又通过无数写实细节,写出了“文革”与“文革”后农村的变与不变。
改革开放以后,双水村有个“神汉”刘玉升,装神弄鬼,一度很得人心。已经发家致富的少安反省双水村的历史时说,以前最神气的是地主;之后,最有威望的是教书的金老先生;之后几十年,最有权力的是村支书田福堂;再下来,难道现在人们最相信刘玉升?想到这里,孙少安就把本来要投资拍“三国”的钱,重修了双水村的学校。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对农村发展的理想。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好书,也是一本奇书,书中的世界虽然被描述得十分平凡,却相当不平凡。在书中,作者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的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将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劳动与爱情等因素糅杂编织在一起,从小人物的人生变化中,体现大时代的历史进程。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是黄土地的子孙,你如果用心去读,去品味,就会发现这本书是一本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又赋有夯实生活经验的作品,可谓是作者路遥用切身的生活经历沉淀的艺术品,是用生命完成的作品。
书中言语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也无需惊心动魄的情节,平淡却朴实、真诚的言语谱写了作者心中对黄土地深沉的爱和对平凡世界的深刻感悟。毫无疑问,作者用生命沉淀与创作出的作品足以让每个读者在读过后感受到精神上难以抗拒的洗礼和久久不能平静的震撼。
平凡的背后涌动着对生活的激情澎湃与向往,平凡的背后充满了对希望的憧憬。平凡的世界,经得起用一生去体验,洗尽铅华,方能尘埃落定。平凡的世界,因为有你而不平凡。
凡事都讲究门当户对,贫贱夫妻百事哀。只要你有权有势有钱,那么你就可以财大气粗,就可以高人一等。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不言而喻的社会规则,遇到高位者唯唯诺诺,遇到位低者腰杆子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现如今,只要你有钱有势,优点便被无限放大,缺点只能列文虎克才能发现。纯粹的爱情,越来越少。
这书让我思考很多,感触百端。或许我是个感性的人,见识语言肤浅。但如果你没看过这个书,我强烈推荐。一本可以激励,引起共鸣有所震撼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