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知识点
“估测题”在中考物理中通常以实际生活中常见背景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对长度、温度、质量、功和时间等物理量的估测。考查方式分为数值判断式和单位判断式两种,有时也会结合图片进行综合考查。
备考技巧
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课本相关“小资料”栏目,另外,平时要留心自己及周围的生活环境,注重积累素材。
(1)一个中学生的体重:N~N
身高:1.6m~1.8m
密度:1g/cm3=1×kg/m3
体积:0.05m3~0.07m3(50dm3~70dm3)
百米速度:7m/s~9m/s
步行速度:1m/s~1.2m/s
骑自行车的速度:5m/s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1.4×Pa
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2.8×Pa
正常体温:36.8℃~37℃
身体的电阻:Ω~Ω
(2)课桌的高度:0.7m;面积cm2左右
(3)一层楼高:3m;教室的体积:m3
(4)一只鸡蛋的质量:50~60g;一只鸡的质量:2kg左右
(5)家用电灯的功率:40~60W
(6)通过灯丝的电流:0.2~0.3A
(7)微波炉、电暖气、空调、电熨斗功率:W左右
(8)彩电:W左右
(9)洗衣机、电冰箱功率:~W左右;电风扇:20W~W;电吹风:~W
(10)升国旗的时间:50s
解题方法
1直接判断法
熟记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直接确定答案。如: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中学生大拇指的长度可在考试时直接测量。
2单位换算法
把不熟悉的单位换算成熟悉的单位,如: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6km/h=1m/s;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1kg=g。
3比较法
将考试中自己不太熟悉的物理量与自己熟悉的物理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如:中学生的正常身高约为1.6m,这一高度小于门的高度,可以判断门的高度约为2m。
4估算法
结果不是精确值而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可以应用熟悉的估测量及相关公式进行估测。如:判断中学生爬到三楼时所做的功,已知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爬到三楼的竖直距离约为6m(两层楼的高度),根据W=Fs=mgh可计算出中学生爬到三楼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小华同学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书的质量约5kg
B.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1min
C.拿起2个鸡蛋的力约1N
D.学校旗杆的高度约3m
C
一个苹果的质量在g左右,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g=0.2kg左右,A不符合实际;人在平静状态下,1min呼吸的次数在25次左右,呼吸一次的时间在2s左右,B不符合实际;两个鸡蛋的质量在g=0.1kg左右,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
0.1kg×10N/kg=1N左右,C符合实际;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学校旗杆的高度与三层楼高差不多,在10m左右,D不符合实际,故选C。
专项练习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g
B.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为30℃
C.普通居民楼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9s
C
小袋牛奶的体积为mL左右,大袋牛奶的体积可达mL,约为mL。根据m=ρV=1g/cm3×cm3=g,故A不符合实际;普通绿色蔬菜保鲜要求温度较低,适宜温度约为4℃,30℃属于高温,蔬菜容易变质,故B不符合实际;普通居民楼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故C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20次左右,所以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2.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D.教室中日光灯的额定电流约为0.18A
D
3.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