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
2近日,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中小学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下称《说明》)的通知,严禁对小学一至三年级进行全学区、全区范围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包括学业质量监测)。严禁对四至八年级进行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若要进行学业质量监测,每学年不超过1次,且只能随机抽样监测,随机抽取的学生比例不超过本年级的30%。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
并要求学生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小学一、二年级可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严格执行等第制。
很多舆论认为这是新规,并与最近的“双减”意见联系起来。
其实早在年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学年度课程计划》(下称《计划》)就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全学区、全区(县)性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小学生的学业评价实行等第制。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一、二年级只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于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初中除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可举行期中、期末考试以外,其他学科只进行期末考查。
与年相比,上述《说明》其实有所放松。旧规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全学区、全区(县)性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按新规,可以进行四至八年级进行全学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以及进行一定范围的学业质量监测的。
从过去十多年的实践看,严禁进行区统测、小学不得进行期中考,实行等第制评价的规定,并未严格执行,也未能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原因在于,中高考主要还是用考试科目总分排序录取学生。平时不统测、不排名,中考高考却要全区、全市排名,这怎么让家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