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一文读懂全国普通高中未来3年的改革

白癜风是什么样 http://m.39.net/pf/a_7446871.html

来源

综合自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教育播报

重磅!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有序推进选课走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办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23条内容涉及高中未来改革重点和方向,老师和家长们速速看来!

01

十大要点

1

强化体育锻炼

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办法,丰富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

2

重视劳动教育

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统筹开展好生产性、服务性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

3

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4

促进普职融通

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

5

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

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6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7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

8

加大编制统筹调配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加大编制统筹调配力度,于年底前完成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核定,适应选课走班教学需要。

9

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

各省(区、市)要制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并于年12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

10

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

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培养成本,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各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于年达到每生每年元以上,个别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延至年前。

02

教育部问答解读

6月20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办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指导意见》就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改革任务和主要措施有哪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为你解读。

1

《指导意见》背景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普及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还存在着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唯分数唯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等突出问题,亟需通过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以破解和应对。

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正处于普及攻坚、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三项重大改革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

普及攻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普及水平,实现有质量的普及;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高考综合改革提出要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对普通高中学生选课走班、教学组织、综合素质评价等提出了新要求。

这些新任务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当前面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确保各项改革能够有效衔接、协同推进。

2

《指导意见》举措

3

《指导意见》落实

以《指导意见》为引领

进一步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下一阶段,上海将认真学习领会《指导意见》精神,重点围绕三方面工作,持续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一是研制《普通高中建设标准》。借助标准研制,引领高中学校现代化发展,探索学校建设从行政班教室向学习空间、装备配置从共性向个性定制、信息终端从产品向网络环境、师资结构从单一向校内外兼容、课程建设从课程领导力向与课程管理平台相融合的课程管理和学分管理发展。

  

二是继续按照国家要求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多重背景下,紧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着力推进“课程—教材—教学—评价”一体化改革,加强“五育并举”,切实落实“大中小幼德育课程一体化”、学科德育和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等各项工作。

  

三是探索实施“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构建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治理能力四个方面,对高中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持续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以评促改,进一步驱动高中办学水平提升和育人方式变革。

统筹学校资源

把课堂变成学习

北京十一学校

当我们国家每一个青少年学生、每一个人都找到自己比较优势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人才的竞争力。所以,《指导意见》是一个历史性的文件,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它必将对中央提出的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大国建设提供教育支撑。十一学校这些年探索归结起来就做了两件事:

一是围绕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丰富多样、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全校有个高中课程模块,实现了名高中学生一个学生一张课表,一个学生一条不一样的成长路径,切实推动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慢慢让学生在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二是构建了全员育人的全面培养体系,形成了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选课走班使老师和学生的接触更加扁平化,产生了过去传统教学行政班之下没有的若干个学生新群体。这就带来一个新的机遇,就是教师人人都是班主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是教学班的首席,包括学生社团和俱乐部的出现,各类学生自主组织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挑战,同时也是机会。

这样一个培养体系要求老师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