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就业而焦虑的毕业生并不少,但那也不能怨啊。苹果公司品牌好,产品质量没的说,那也不能保证不出残次品不是?至于免师,那真的是不愁就业,但是如果你仅仅为了就业方便就选择免师,估计你后半生不会过得幸福。
全国总共就只有39所大学,算得上接近所大学里面最顶尖的一批了,能考上这些大学的孩子,基本学习能力不会偏低,而这些大学的师资力量相对来说也是中国最顶尖,基本能保证正常教学所需。所以整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普通大学,即使没有纸面上那么高,你懂的。
那么既然底子不错,环境也不错,为什么会出现为了就业发愁的人呢?俩字儿:“迷失”。很多孩子们在中学被学习压力整的够呛,加上家长和中学老师总在耳边吹风“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眼下要抓紧努力”,自己到了大学就觉得目标完成了,下一步没有努力的方向了,浪费了大把的时间。结果呢,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大学哪里是K12学习的终点?大学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好吗?
大学里的时间要用来探索自己,找到自己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的定位,更要用来积累用于未来职业生涯的技能和知识,这么关键的时刻,上来就松一口气,摆脱,人生是自己的,用来虚度难道要怪别人?随便问问身边的大学生,为什么大一有绝大多数都荒废了?就是目标感缺失导致的嘛。
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比较可怜,在选择专业上面吃了亏,有的被调剂到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专业,结果成绩不好,又因为转专业政策所限,无法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直接导致了厌学,或者混日子,到考试周突击过关,甚至还有一些退学复读。相对来说,发愁找工作的倒还真的不算什么了。
请把公费师范生留给真正有教育情怀的人!
公费师范生好啊,国家负责解决编制,只要签订好合同不违约,有很多学校抢着要人,毕竟现在学校编制控制的很严,公费师范生不占名额嘛。
但是,请注意但是,如果你不是真心喜欢教育,看到孩子就心烦,懒得钻研教学技术,不愿助人,更不愿意启发孩子,当他们的指路明灯,请你不要选择。既为了你自己,也为了祖国的未来——孩子们。
为了你自己着想,你是解决了工作问题,但是教学非你所爱,当你每天重复的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请问你的心情怎么好的了?你的心情不好,必然又波及到你的家人,搞的家庭幸福受影响!你的心情不好,罹患疾病的几率就变高,也影响个人健康对不对?
为了未来的孩子们,你不喜欢教学,也不喜欢孩子,更不喜欢启发,换位思考一下,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在这样的一个老师手里吗?孩子得不到爱,得不到理解,健康成长是不是就受了影响?孩子会开心吗?孩子不开心,你教学质量保证不了,评奖评优不也得受影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