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成都指标到校最接地气解读2

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指标到校,首先必须搞清楚另外一个概念:

官方名词解释:

直升生:主要分公立学校直升(校内指标到校)和私立学校直升(私立学校最重要途径)

指标到校生:主要分市级指标到校、区域指标到校(包括校内指标到校)、区域指标调剂指标。

以成都、绵阳的情况来看,同级公立高中的水平强于私立高中,而公立高中的升学途径一般情况只有两种:指标到校生与中考统招。(以往部分公立强校可以跨地区自主招生,年后已取消自主招生)

以四七九三校七区年招生计划为例,总数为人,面向5+2区域招生人,其中指标到校生占一半——人。除去一部分艺体生,高层次人才子女,抗疫子女等。年通过成绩选取的指标到校名额为人。我们可以发现,公立学校的指标到校生名额确实占到了总招生计划的50%,中考的独木桥比高考更拥挤,而一批学生早早通过指标到校避开了独木桥。

因此检验学区房质量的核心标准是初升高的质量,而私立初中由于自主招生的生源优势,在中考成绩上往往优于公立初中,这不利于教育公平,也不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各种政策的实行。年强势落地的公民同招,从源头上切断了私立初中的优势,而初升高取消了自主招生,也是公民同招,在出口又砍了私立一刀。在这种情况下,能拿到指标到校的公立学校,在总体的升学质量、升学难度上,会比私立更友好。

指标到校看似与中考统招属于不同路径,实行中还是以几次全区统考的加权成绩(各区标准不同)为核心数据,借用一句外交名言——考场上拿不到的,校园里也得不到。所以这一切又回到了中考备考上,成都市用多年的布局,终于让中考成为了和高考一样的指挥棒。

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