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校工程开启长桥中学蝶变超越之路

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90603/7484288_0.shtml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

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上海自年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以来,各区各校着眼做强内功、抬升底部、持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初中教育”这一初衷正逐渐变成现实。

学校更强了,口碑更好了,学生受益了,越来越多的“强校工程”实验校,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今年7月,长桥中学九1班的学生家长以联名致信徐汇区教育局局领导的方式,表达对学校的感谢之情。

生源逐步回流、口碑不断向好、师资不断强化,这些无一不是长桥中学成为上海市“强校工程”实验校以来发生革新蝶变最好的注解。

长桥中学是徐汇区长桥街道一所有30年办学经验的普通公办初中。

年7月,长桥中学成为上海市“百所强校工程实验校”,在迎契机、破困局的思考与探索中,开创“和而不唱、和而不同,美人之美、成人之美”的长中“和美文化”理念,开启强校新征程。

近年来,学校频频得到来自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正向反馈。

■朝气蓬勃的长桥中学学子

强·和美学子构建五育之桥,助力多元发展

八年级的陈赟在皮划艇方面有特长,曾在上海市青少年赛艇皮划艇冠军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陈赟感慨地说:“能够进入长桥中学对我来说真是幸运!”

得益于“强校工程”,长桥中学年成为徐汇区冰雪项目特色校。学校致力于为孩子的人生长跑架设终身发展的“五育”之桥,其中之一就是“运动之长,体育之桥”,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和旱地冰壶等特色课程,锤炼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斗志和永不服输的意志品质。

“强校工程”以来,在学校构建的“五育”之桥上,长桥学子大放异彩。学生在市、区青少年劳动、科技、艺术等比赛中频频拔得头筹,诸多佳绩的取得与“强校工程”的支持分不开。正是借助“强校工程”的区域支持政策,长桥中学近两年陆续承办了区级“禁毒动漫赛”“科幻画”等特色活动,促进了师生在艺术、科技赛事上的积极参与,并屡获佳绩。

■长桥中学学生代表徐汇区参加冰壶比赛

强·和美课程依托强校扶持,重构课程生态

闹钟“叮铃铃”一响,七年级的杨卓同学就麻溜地起床洗漱,兴奋地背上书包,拿上笛子,准备出门上学。杨卓妈妈说:“自从进入长桥中学后,孩子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上学。学校开设了民乐社,孩子在民乐社学习竹笛,非常喜欢,每天在校园里都很开心快乐。”

在“强校工程”强调“全面育人”的理念指引下,长桥中学立足于“和美文化”,重新梳理和构建了“乐美课程”体系。在基础型课程建设中,学校紧扣新课程改革与中考改革的要求,摸索出通过“一体化模式(大单元教学、学科年段一体化)”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之路;同时,运用信息化大数据分析,优化日常课程实施机制,实现课程建设的高品质发展。

年,乘着“强校工程”东风,长桥中学加入了上海市课程领导力项目,申报了项目《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的完善与实施的研究》《提升教学执行力的教学改进策略的研究》。沿着“整体规划—课程建设—教学实施”的路径,学校积极摸索课程实践的内涵、体系、方法,探索以教学改进策略为抓手推进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同类型初中学校开展“强校工程”实践提供样本和借鉴。同年,学校申报的区级重点课题《强校工程背景下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案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立项。自此,在长桥中学的课堂上,“教学案”成为重要抓手,呈现了完整的课堂学习过程、学法指导与预习复习导引,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受益于“强校工程”政策,长桥中学获得了来自市、区各层面的课程和资源支持。

在课后服务项目上,与上海小荧星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由小荧星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声乐合唱的指导;通过区级“米果”课后服务平台,开设乒乓球、篮球、趣味电子实验、数独、书法等项目;通过与街道、位育体校合作,大力发展体育特色课程,例如与SMG集团及长桥街道合作的“武术+”课程,不仅引进足球俱乐部培养模式,请专业足球教练指导足球专项课,请市运动队退役运动员执教羽毛球专项课,更在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了冰壶、赛艇、皮划艇、蹦床、体操、田径、篮球等体育社团活动。

除引进校外丰富的资源外,长桥中学还同步挖掘了校内的教师资源,鼓励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开设特色课程。炫酷非洲鼓、掐丝珐琅画、卡通软陶、手账小生活、魔方揭秘、“校园大亨”经营学、中式面点烹饪等,这些琳琅满目的课程可以通过平台自选,让每一个长中学子充分发展兴趣爱好,在快乐学习中成才。

为了更好地推动这所“家门口的好初中”成为“强校”,年11月,在徐汇区教育局的统筹下,长桥中学正式加入南模教育集团。未来,集团化发展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共同体在战略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设施使用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通、合作、共生,这既让长桥中学迈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又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辐射。

■学生正在上足球专项课

强·和美师资内外双管齐下,提升师资力量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每一次遇到问题都应视为一次教育的‘契机’,找到班级和学生的成长点,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教育者’。”长桥中学的会议室里,来自徐汇区10所不同学校的优秀班主任正在参加徐汇区班主任工作坊活动。长桥中学的戴婷玉老师既是徐汇区班主任工作坊主持人,也是长华学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时还是徐汇区第四期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术助理。

戴婷玉老师参加了第九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在德育舞台上绽放光芒,荣获了论文二等奖。获奖后,戴老师由衷感慨道:“我也曾经遇到职业困境,迷茫消沉。但‘强校工程’给学校带来了生机,也给我这样的普通教师注入了‘强心针’,让我和其他老师有了提升自我、勇于突破的底气。”

借助课程领导力项目,长桥中学英语教研组迅速成长。杨文军老师作为英语组的青年教师,年在上海市初中英语学科“强校工程”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与评比活动中获得了最佳教学设计奖。获奖后的他激动地说:“作为青年教师,我切切实实感受到学校师资力量的变化。‘强校’的三年,我参加了市、区两级多个课程项目,有了市级公开课,发表了两篇论文,业务能力越来越强,上课也更加自信了。”

■英语组教研活动

长桥中学教师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强校工程”实践中着力打造的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橙田计划”。借助政策扶持、课程领导力项目、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与支持校园南中学的联合教研等多方助力,长桥中学以“量身定制、分层分类、任务推进”为工作方法,遵循“技能培训—自我发展—育人实践”模式,通过“橙田计划”帮助中青年教师打破教学瓶颈、实现自我增值。

强校以来,长桥中学教师在市、区级不同层面绽放光芒,先后有人获徐汇区骏马奖、耕耘奖、育人奖,人成为-年度的区级骨干,人进入区学科中心组,9人晋升中高级职称,2人成为长华学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人成为区级名师工作室成员,3人参与录制“空中课堂”等各类市、区级课程,教师队伍活力满满。

除了原有师资力量的迅速壮大,长桥中学的师资还得到外力支撑。在“强校工程”的政策支持下,园南中学特级校长史晓燕,中国中学德育正高级教师蒋凌雪,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特级教师、“上海工匠”陈珺等名校长、名师流动到了长桥中学,使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作为“强校工程”的支持校,园南中学更是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选派多位教师深入长桥中学进行执教和指导。两校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例如在物理备课组实行“跨校带教”,从传帮带到同频共振,一系列共建举措,提升长桥中学的教师专业素养和办学品质。

■园南中学和长桥中学教师集体教研

强·和美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质

“我们学校今年又评上了上海市绿色学校,现在校园又漂亮又温馨!我带大家好好参观一下。”大队部的聂艳菊同学带领着刚入学的六年级新生参观校园。他们参观了令人惊奇的旱地冰壶赛道,宽敞大气的体育馆,灯光摇曳的橙咖啡馆,明亮高端的云录播教室,碎金漫洒的阳光活动室,藏书丰富的校图书馆,各种因地制宜的自主学习室和休闲点……美丽的校园和丰富的设施,让六年级新生惊叹不已,并因此而爱上了自己的学校。

■温馨美丽的学校图书馆

在年学校“总体发展情况的满意度”问卷测评中,全体家长选择“满意”的比例高达9%,全体教师选择“满意”的占比更是接近%,这就是长桥中学“强校工程”以来交出的最新答卷。

长桥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张勇在学校三十周年校庆时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努力探索‘学生好起来’‘教师动起来’‘学校强起来’的路径和方法,以高效的管理团队、一流的教师队伍、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鲜明的学校特色,全心全意为学生‘人生长跑’铺设‘终身发展之桥’,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家长满意、学生喜爱的家门口好学校。”

来源:周到上海作者:朱晓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