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知指标到校全国落实,家长期盼

中考分流政策影响及“指标到校”的出现

全国中考竞争已经超过高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命运,由此可见中考的重要性。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指标到校的政策将全面落实全国普通高考的录取里面,这对于各地区的教育公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为了解决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国家教育部一直在推动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降低中考的影响,照顾薄弱地区的学生。如今,“指标到校”的政策正是应运而生。

优质高中指标到校与学生命运的改变

这个政策的出现是有其必要性的,因为中学阶段的教育资源将会集中在优质高中学校,成绩差的学生将会被分配到较差的高中或者职校,进而影响这些学生的未来。然而,教育部提出的“指标到校”政策可以缓解中考造成的影响,有农村专项和国家专项计划,有大量的招生名额面向贫困地区的学生倾斜,这样落后地区的学生也有机会到重点大学读书。

在中考阶段,这个政策可以让更多普通初中的学生有机会到优质高中读书,降低中考的影响,更加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同时,这个政策也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学生,例如成绩较差的学生,即便被分配到优质高中,成绩优异的同学也会成为历届毕业班的优势人群。

指标到校政策的优点与实行情况

指标到校的分配政策主要是集中在城市里面的重点高中。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许多偏远地区或者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远没有城区的学校丰富,这样的分配方式或许对中层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加有用,让他们更有机会考入名校。通过优质高中的名额再分配,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扶持政策,避免教育的失衡或者避免炒作学区房。

教育部有这样的政策,各地教育部门都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行指标到校的政策。每所初中的实力或者学生质量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指标分配的数量,每年都会进行动态调整,所以这种政策还是相对公平。

“指标到校”政策的实际操作

“指标到校”的政策,实质上还是要依赖各地教委的实际操作操纵。在广东的某市场镇重点初中学校,其每年可以招收19名优秀的外校生。在这19个名额中,有15个是通过指标来确定的。指标的来源可多种可选: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农村学校生源等等。还有一小部分是为了弥补中考时的遗憾而单独设定的名额。

在广州的某市,初中毕业生的中考总分是在社区总分线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加分(包括与失地农民子女同档次加分)。所谓社区总分线,是指在同一个居住区域中,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初中的数量、质量等综合情况,定下的中考最低应届生总分数。

在河南省的某市,壹贰年度中学招生工作中,县区要按照市、县、省的计划分别制定“指标到校”方案,例如通过派出名额、定向培养、对口协作等方式,平衡各县(市、区)学生到重点、普通高中的比例,进而达到督导考核的指标。

在江苏的某市,指标到校的政策还会根据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城乡差异来进行分配,这些指标会优先向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学生倾斜,以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