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业务能力,12月22日,桂林市举办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公开课研讨活动,来自桂林市各县(市、区)90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为顺利开展这次活动,桂林市电教仪器站信息技术教研室组织成立了桂林市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将全市高中学校划分为东西片区、南片区和北片区三个区域,分别开展集体备课,各片区负责人打造以市区引领,城县联动的教研共同体,发挥各自优势与经验,分别经过5次的线上线下集体研讨,定期磨课、主题研讨,开展项目式教学,发挥团队力量,在本次活动中各自展示一节片区成果公开课,与会信息技术教师共磨共享,共商共研。
从各片区展示的集备综述中,我们看到片区结构优化,以点带面,有的片区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有的片区开展一课两上三评议的形式,整合多校资源,共研一节优质课;有的片区重视教学资源包物化成果,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片区内开展教学设计比赛,以协同备课聚力,促进全体教师成长。
活动上,来自灵川中学的薛颖老师、桂林中学的范春华老师、桂林市首师实验中学的杨帮国老师分别上了一节研讨课,随后各片区的教师代表进行了交叉评课。
最后,桂林市信息技术教研员李樱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开展此次研讨活动一是为了优化片区集备的常态化机制,而片区的划分,则能更好的强化市区学校或是中心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帮助老师们更好的适应新教材新课程的改变,真正理解项目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会上还分享了几个先进地区的优秀案例,希望各片区整理研讨物化的成果,形成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教学资源。
(来源:桂林市电教仪器站)
桂林教育∣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
你在看就戳这里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