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教师被赋予了更多的定义,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很多学生都因恩师的指导,羡慕老师能在三尺讲台上带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也在心底暗暗许下当老师的愿望。
不过随着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不断内卷,近年来,教师编制考试,报考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师范生,也有普通专业的毕业生,这份职业逐渐变成了人人追捧的“铁饭碗”,培养莘莘学子的责任感,好像减少了一部分。
曾经在高考时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出不起学费,所以才选择这种定向分配的专业和院校,学生毕业后也不必被没有落脚点困扰。随着求职状况逐渐严峻,学生们报考公费院校的初衷也发生了改变。
师范生“喜从天降”,教育部发布通知,部分毕业生可直接进中小学公费师范生也叫定向师范生,在大学毕业后,会根据所在院校的分配指标,被安排到一些定向地区的中小学任职,而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这类学生所去的地区,多半是乡村或者是贫困山区。
有的同学不想面临这种工作环境,所以在高考报考的时候,选择了普通的师范院校,上学后考证考编的竞争,多少会让学生有点后悔。为了让公费师范生能够更好地发展,教育部门又有了新的政策。
师范生“喜从天降”,教育部发布通知,部分毕业生可直接进中小学,在年教育部门关于公费师范生促进就业的政策中提到了,要保证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全部到中小学校任教。
也就是说,届开始,这些公费师范生,将会在政策的保障下,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求职发展,而且对于编制身份,相关部门也会督促省级单位将编制给到毕业生,但凡学生满足相应的资质,这教师的铁饭碗就能捧起来。
而且公费师范生们还有新的目标,那就是进一步增强双向选择,让学生们对于就职岗位的满意度有一定的提升,将近九成左右的公费师范生都拥有这种选择的机会,除此之外,那些学生也会享受到原籍地的帮助,尽快落实就业问题。
这样的政策一出现,属实是让那些普通师范生羡慕不已,人人挤破脑袋想要争取的编制身份,原来公费师范生可以轻松实现,这下可能学生更加后悔当初的志愿填报了。
公费师范生包分配,是教师考编中的一股清流公费师范生包分配这样的话题属于老生常谈了,但原来实行的方案,会让一部分不适应环境的同学,最后无奈放弃编制,选择另寻其他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相对应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给那些原本期盼有新老师到来的学校,带来失望落空的消息,或者是有些同学已经到达了岗位然后撂挑子不干的,对当地的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这种包分配的公费师范生,也算是一股清流,他们进入教育部直属的大学就读,享受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打磨课程技巧,当然也要在就业后的分配政策上逐渐完善。
给到这些同学的好处就是,不再对就业去向实行“一刀切”,学生们拥有了一定选择的机会,那将会增加学生身上向往教师的责任感,也要为这样的改变而点赞。
想成为公费师范生,在高中就得学会未雨绸缪公费师范生的就业安排和待遇问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优势出现,而想报考这样的院校,学生们还得提前做好准备,这种报考属于提前批次录取,一般在高三阶段,学校会下发报考要求,班主任老师也会帮助学生做考量,所以有兴趣的同学不用担心,报考时会摸瞎。
这些直属的师范大学,一般分数还不低,学生们就要在学习上多下功夫,把基础知识打牢,让自己优势科目的成绩保持稳定或者有新的突破,偏科比较严重的科目,适当保证基础分数,有精力的同学再做提升。
学生们还需要心态上的调整,因为毕业后的分配并不是开玩笑的,适当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牢记作为教师的职责,尽量避免做半途而废的事情,想一想与普通师范生比起来,至少公费师范生,少了一些内卷的困扰。
今日话题:你会报考公费师范生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萌宝过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