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衡中老师到普通中学任教,教普通班的学生,能否大幅度提高升学率?”一名同事问我。
如果衡中的某一个老师去普通中学教普通班,我觉得让对方“力挽狂澜”的可能性不大,这就好比一滴水掉到大海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当然是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如果让普通中学的所有老师都换成衡中的老师,那么普通中学的普通班在高考的时候,或多或少在升学率上会有所提高,但不可能教出跟衡中一样高的升学率。
年高考,河北理科生分以上的有27人,在这27人,有23人是衡中的考生,也就是理科分以上的人当中八成五以上是衡中的学生。衡中今年被清华北大录取的考生有两百多人,在国内所有的高中学校中,考入清北人数最多的当属衡中。衡中的辉煌,除了优质的师资力量之外,还是其他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首先,衡中的生源质量相当不错。
衡水之所以成为近年来长盛不衰的“高考工厂”,最大的原因是该校的生源质量在河北省内独占鳌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大乐事;衡中老师得河北之英才而教之,上清北乃一大乐事。如果是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在衡中老师的教导下,能否突飞猛进先放一边,至少这些学生能否跟上衡中节奏,衡中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他们能否“消化吸收”,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好比我们要锻造一把剑,必须用最好的材料才能锻造出绝世好剑出来。而锻造师的技术很好,但材料很烂,能否化腐朽为神奇呢?难如登天!同样的道理,让衡中最牛的某个老师去教一群资质和学习态度都存在严重短板的普通高中生,同样也很难让这种款式的学生考入知名的大学。
其次,衡中的学校管理独具特色。
我们知道,衡中倡导的是精细化,而其他普通高中在管理上却很难达到衡中的高度,这也是衡中能把应试教育推向极致的一大原因。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十点多,每一个时间节点,衡中都会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规定。在这样的学校,别说那些连作业都懒得完成的差生,就是没有一定的身心承受能力之人,估计都很难混下去吧?
“通往清北的路,是用卷子铺出来的!”类似于衡中这样的“高考工厂”,在刷题方面的频率是很多普通高中所比不了的,也是普通高中生难以坚持下去的。所以,如果让衡中的某个老师去普通高中任教,一方面学生和老师彼此都适应不了对方——老师会嫌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低、接受能力极差,学生回嫌弃老师太过不近人情,厌学、逃学之人可能会扎堆存在。另一方面,衡中老师去普通中学任教,会被当成另类。在佛系教师比较“丰富”的普通高中,衡中老师过去之后,很可能在改变不了环境、改变不了学生,反而会被新同事“同化”。
你觉得衡中的老师去普通高中,能否大有作为呢?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