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闵行区有25所高中,其中7所市重点(含分校),5所区重点,和13所普通高中。
7所市重点看似不少,但按照目前的政策,涉及到名额分配计划的只有2所区属市重点,也就是七宝中学和闵行中学。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再过两年,市重点高中实行新的招生政策之后,算上另外5所市重点,名额分配计划是否就多了呢?
会多一点,但还不至于捡到皮夹子。
另外的5所市重点,有2所是外区市重点分校,向明浦江和市二梅陇。这两所分校,在目前的政策下,给闵行的只有推优计划和平行志愿计划,没有名额分配计划,也没有零志愿计划。
所以中考新政实施后,闵行的考生,如果想通过名额分配计划录取市重点,无论是到区名额还是到校名额,基本上就排除这两所分校了。
再看3所委属市重点分校,其中2所是四校分校,华二紫竹和交附闵行,1所是上师大附属闵行分校,这3所学校又要分别看待了。
对于2所四校分校,按照目前的政策,投放到闵行的有推优和零志愿,而且名额还不少,三分之二都给了闵行区。再加上四校总校的名额,可以说是一块大蛋糕,绝对令外区考生羡慕不已。
*
上表仅推算裸考名额,不包括自招名额。
而上师大附中闵行分校,除了投放到闵行的推优计划和零志愿计划,甚至还有平行志愿计划。换算到新政后,大概名额分配到区有20+名额,平行志愿有60+名额。
对闵行的中考生来说,上师大附中虽比不上四校八大,但一本率78%左右,而且名额不算少,相当于送了小半个区属市重点,也算是弥补了七宝中学和闵行中学之间的断层。
真正的名额分配到校主力还是2所区属市重点高中,七宝中学和闵行中学。
七宝中学年招生总计划人,其中推优计划人,自荐计划人,零志愿计划36人,名额分配计划77人,平行志愿人。
闵行中学年招生总计划人,其中推优计划96人,自荐计划人,零志愿计划30人,名额分配计划72人,平行志愿人。
我们仅拿出这两所高中在闵行区内的招生计划进行名额推算。
今年闵行中考人数人左右,也是近年来的高峰。假设新政后仍旧是这么多中考人数,除去15%全市竞争的自招不算,通过裸考可以进入四校及分校的只有2.5%左右。而通过裸考进入七宝中学的比例在4%~5.8%,进入闵行中学的比例在3.8%~5.4%。
而事实上,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攀升,中考人数在接下来的几年只会有增无减。届时,如果市重点高中没有新增或者扩大规模的话,竞争将更加激烈。
那么从初中的维度来看,闵行区的哪些学校可以拿到更多的分配到校名额呢?
02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闵行区初中的情况。
闵行区共有68所初中,其中民办18所,公办50所。去掉2所特殊教育学校和1所体育学校,地段对口的公办初中一共47所。
今年参与七宝中学名额分配计划的共计45所初中,其中民办11所,公办34所。参与闵行中学名额分配计划的共计40所初中,其中民办10所,公办30所。
假设每个初中都有机会,并且根据中考人数按比例进行分配,按照到校名额最高比例45.5%来计算,我们来看看每所初中可以分到多少名额。
另外几所去年和今年新开办的公办初中,比如鑫都实验、田园外国语、浦江世外等,由于没有毕业生人数作为参考,暂时未列入分配表中。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体量大的学校,到校名额相对也比较多。在莘松中学,排名前38都有机会通过到校的名额分配录取七宝中学或者闵行中学。而且一些优秀的同学可能已经通过自招和名额分配到区录取了,那么校内排名可以更宽松一些。
而如果就读的是古美学校,只有4个名额,由于自招和名额分配到区都是区内竞争,也拼不过那些头部初中,所以基本上校内学霸都在争这4个名额了,其实竞争反而激烈,因为可以选择的路变窄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考新政的名额分配,是以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录取的。
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呢?
03
综合素质评价,对孩子比较小的家长来说,可能是个新鲜的名词。
其实,初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和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接轨,但是与高中的综评报告又有所不同。颇受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