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们那一代的童年,很多人都会觉得那时候是真的幸福,快乐,那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时候,小学的教育是很简单的,除了学习的时间以外还有很多和朋友一起玩的时间,所以大部分人小学的时间都是难得的轻松学习的时间。
“指标分配”是对孩子们有影响,它是学校的招生手段,以前就有将招生名额分配给各中学,只要学生成绩在规定范围内就可以被学校录取的招生手段,但在生源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但现在看来,在各种政策的影响下,家长们要看得远远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很多家长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所以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就放弃了快乐轻松的玩耍时间,要认真学习,踏实学习12年,为以后的高考做准备。
对于家长来说,为高考准备好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选择好的高中就成了孩子家长们从入学就要考虑的事情,中考也成了能否考上好高中的标准高中也极大地影响了孩子能考上什么水平的大学,国家为了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为了教育公平,也出台了很多重要政策,“指标分配”是重要的一项。
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将学校招生手段变更为逐步达到目标,也就是说,今后,重点高中的大部分学生将通过该招生手段进行招生。
这是因为,对于教育资源不太好的初中来说,如果大幅度实行“指标分配”,这些不太好的初中排名靠前的学生就有机会升入重点高中,不需要看全市或全省排名,所以只要你自己在学校好好学习,排名在学校分配的名额内,就可以上重点高中,不必和重点中学有良好教育资源的学生争夺入学名额。
但看事情要从辩证的角度看,普通中学的孩子们受益匪浅,而重点中学的孩子们却不高兴,精英生依旧保持自己的水平不受影响,而稍低一点的学生无疑是这项政策的受害者。
用实际情况说明这一政策,如果我们给重点中学分配个名额,给普通中学分配个名额,也就是说重点中学前名可以进入重点高中,普通中学名可以进入重点高中。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重点中学有着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和强大的师资力量,重点中学中排名第位的孩子不一定能在普通中学中排名第,但从此以后,重点中学的这个孩子就没有被录取,被分数较低的普通中学排名靠前的孩子录取。
也就是说,家长们从中小学就开始计划的算盘失灵,重点中学的优势被“指标分配”削弱,重点中学中上成绩孩子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其实这项政策下发的目的是平衡教育资源,让家长们清楚地看到孩子们并不是拼命挤破脑袋进入重点中学、重点高中才有出路,在“指标分配”实施后显然表明做“鸡头”最好不要做“凤凰尾”。
实际上在编辑看来,新政策的实施也有底线,毕竟,根据各校教育情况实时合理分配招生名额,升入重点高中也要取得一定的录取分数线,不存在分数低却因指标名额而被重点高中录取的情况。
重点中学确实有很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但如果你是精英生,其实你不会受到这个政策的影响,毕竟,成绩好的孩子一般是自律的,环境可以影响他们,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主动学习。
所以这样看来,“指标分配”这一政策其实比较科学,有实施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现在人人都想进名校、普通初中无人上的局面。
或者说,一所重点高中,就能保证孩子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在环境差一点的高中考从而上重点大学的人应该还有很多的,因为学习这件事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环境不会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出路,内在的驱动力才是孩子们不愿学习的根本,因此,你不必因为孩子没考上重点高中而失败而灰心,你应该知道,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机会都在自己手中以上,小编带来的内容,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