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教训!初中普通班仅3个学生考上高中,原因竟然是…情景重现前天听一位初三家长说,她儿子班是个普通班,一共只有三个有希望考上高中,其他学生都只能上职高了。说当时进初中时,学校没有给他们细致地分班,虽然是普通班,也有不少不错的孩子在里面,而三年过去,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当年的中等偏上的学生也被带坏了。玩手机、谈恋爱、抽烟、上课时偷去操场打篮球等等已经习以为常。很多家长排斥分班,其实不分班的结果,最倒霉的还是大部分家长。有朋友问我这个初中怎么样,这是一所普通中学。但名校就那几所,最起码一半的孩子上的是普通初中吧,不管在哪所学校,都应该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帮友观点帮友始终不会放弃发表观点:你说的问题实质不在于是否分班,而是学校不作为,放任不管的结果。这样的学校就算分班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都在一个校园内,分班能隔绝学生之间的来往吗?该学坏照样学坏。话说过来,老师负责校风严谨的学校,即使不分班,也会优秀生带动中等生,中等带动差生,大家共同进步的。并不会让几个差生搅动的所有人都不能学习。所以学校好坏,关键不是分不分班,而是看校长的办学理念,老师的专业精神,多年承继下的校风校训。帮友小熊果子发表观点:我们在这赞成不赞成都没有,看每个学校怎么办吧。要是今年真的抓得严,校长为了乌纱帽坚决不分班你又能怎样?名校总归好一点的,老师素质和氛围在那里,老师肯定会抓的,家长也会抓的。如果学区是普通初中的话,那就想办法择校或者上民办吧。不分班确实对中等偏下又想好好学的孩子,多了一个机会,见识到差距,能迎头赶上。前几天遇见个某二三流中学的初一家长,她家孩子在实验班成绩中上,班级排名20以内,年级排名50多。然后学校每个班级第一名能拿奖学金。某个平行班的第一名奖学金得主,是他小学同学,成绩一般,貌似年级排名都一两百名了…实验班的孩子还有点小郁闷,我成绩比他好很多为啥他拿了奖学金?孩子妈妈只能叫他眼光放长远一点啊。想起我自己上初中那会,草的不能再草的初中,是几十年前从栖霞区并入玄武区的。那会根本没有好学校差学校的概念。我们两三个人在班上成绩遥遥领先信心十足,然后区里搞了个数学提优班在玄武区教育局如意里那边,进去上了几节课傻了眼......有个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号称是南外的老师,拿着一份我觉得超难的卷子给我们做的时候,说这就是他们南外平时的小测验卷.....然后他话里话外透露出看不起我们的意思.....后来虽然高分考进当年的省重点高中,却发现好的初中的毕业生确实比我们学得快。而我的初中同学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才逐渐适应了高中学习并考上不错的大学。所以如果当初初中能进入一个好的学校,一个好的班级,我宁愿不当鸡头,也不至于后来会落后别人太多。帮友一片春愁待酒浇发表观点:提倡不分班的人,其实心里的场景是这样的。自家的孩子其实是仅次于牛娃们的次牛蛙,所以不分班后,和牛娃在一起,受到鼓舞激励,成绩就可以更好。可惜现实是很骨感的。牛娃和次牛蛙总体上占比不到10%,其余90%还在后面呢。不分班后,次牛蛙和牛娃在一起的几率,恐怕远小于和差生在一起的几率。所以原来次牛蛙大多和其他的次牛蛙们在一个班的,变成了次牛蛙们和一两个牛娃,同时七八个差生在一个班了。最终效果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可真不好说。中等生,这个概念及其模糊。中考能上高中的约50%,高中能考上一本的约10%,所以总体上约5%能考上一本。在我平时的交谈中,感觉大家其实对某些普通的一本就不太看得上,换句话说,可能在大家的心理,这前5%的孩子,似乎都当不起大家心目中的牛娃,恐怕最多只能算次牛蛙,弄不好能给算到中等生里去。我们就放低标准扩大一倍,把前10%当做牛娃与次牛蛙,那么中等生,怎么说也得是前25%的学生吧。前25%是什么概念呢?大约就是普通一个班的前十名吧。假设提倡绝对公平,所有教育资源摇号分摊,这班上的前十名和所有学生随机搭配后,是遇上更好的牛娃次牛蛙的几率大?还是遇上后75%的孩子机会大?这应该不需要奥数头脑就能看得出来了吧。所以提倡不分班,心里以为是从此就和好学生一起学习了,其实恐怕恰恰相反才是。提倡不分班,大多是认为不分班之后,孩子可以上到一个比现在的平均水平更好的,有几个好学生带领的,能够受到更好的激励的班。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所以那些“好学生”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想“分班”去上什么实验班,你懂的班。所以提倡分班,与提倡不分班,其根本目的其实是一样的,就是想上平均水平相对好一点的班,能够对自己有所促进。从事实上看,如果分班的话,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对自己有所促进这个目的。而不分班的话,就有可能完全南辕北辙,离这个目的越来越远而已。因为上面提到的孩子,其实都是爱学习的孩子,总体占比可能不足25%,不分班恐怕只能更差而不是更好。当然,政策是别人定的,我等老百姓不过刀来颈受罢了。帮友颐然居发表观点:是的,我也赞成因材施教,分班而学。我觉得分班其实是特别对中等生有益,因为牛娃就是牛娃,经常有出类拔萃的存在,是金子始终会发光,但大多数普通的孩子在求学这个辛苦而需要坚持的过程中,如果受到不好的干扰,会随波逐流,会不再愿意辛苦地求学了。帮友快乐飞舞的蝴蝶发表观点:民办学校,实际上在入学时已经是中等学习成绩以上的孩子,分班的必要性远没有公办校来的那么迫切。南京几所不分班的民办成绩能说明一些问题。民办校分班只是学校的营销手段,对孩子影响不大。公办校分班是必须的,孩子层次太多,不分班的话在教学上难度太大。但是公办是不能分班的,如果分班后,牛蛙能不花钱上公办谁还去上民办,长期看会影响民办校的生存。所以大家理想是好的,现实很骨感。帮友爱讲究的小兔发表观点:分班其实对中等的孩子至关重要,对尖子生和差生的影响较小。中等的孩子在不同的环境里会收到影响的,我家孩子初中上的实验班,班上本来几个刚进校考试都不及格的孩子中考时全部考上4星级高中了。这就是班风的带动,家长每天看到孩子的成绩排在班上第几名,他们自己也会着急的,为了孩子的成绩可以不惜一切去花钱补课。相反,在普通班里学习气氛差,排在前几名家长看了也许还会沾沾自喜。完全不知道自己孩子差距在哪。一个学习气氛浓的班级对孩子有着积极的影响,好孩子多,上课的环境是不一样的,课上老师不需要整顿纪律。下课和午休时间孩子也会利用时间完成作业,普通班就没有几个能这么做的孩子。尖子生由于从小培养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到哪都会自觉和主动的学习,成绩不会受影响。差生没有学习兴趣,一样也不会爱上学习。受分班影响的就是能上能下的中等生,所以中等生的家长好好想想吧。如今,已经有众多学校公布了之后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树人采用“跑班”,先分层“数学”学科,而金陵河西也据称采用“语数外”三门分层教学。多数家长担忧孩子在跑班的情况下,学习压力很大,每次考试都将面临重新分班排序,而更多的家长担忧不分班将带来更多问题。对于“分班”难题,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