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名小学名初中的掐尖,并不是选拔最聪慧的孩子,而是选拔更愿意鸡娃,更有实力鸡娃的家庭,小学阶段并不容易看出谁更聪慧,且孩子是否聪慧在成绩上体现并不明显,投入度影响因素更大。
名校优秀的升学率,需要的优质生源作为支撑,所谓优质体现的不是学生本身,而是其所在的家庭,入学要求奥数成绩,并不是真的认为其有奥数思维更聪明,而是家长愿意让孩子进行额外的培训,不仅验证家长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家长愿意去鸡娃。
小学和初中阶段,外力对于成绩的影响,要敢于思维能力对于成绩的影响,依靠自主学习的学生,大多数反而不能在小学初中阶段快速提分,反而是外力影响更明显,可以发现越是名校学生,课外培训的占比时间越大。
但这些追求投入度,可以将成绩尽可能提升的名校生,却并非重点高中群青睐,很多学校老师更喜欢招收普通学校的学生。
名校的投入度,可以让一个中等生成为高分,但本质上他还是一个中等生,并没有提升能力,进入高中后,往往并不具备学习潜力,而普通学生的高分,则往往对应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高中比拼的不再是家长的经济实力和投入度,而是学生的真实能力,小学多鸡娃,初中多内卷,高中就要面对什么样学习压力。
高中入学依靠中考成绩,而不是学区,也不会看这个证书那个奖项。高中的课内学习期间延长,投入度差别减少,很难再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勤以补拙,是学生真实实力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