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家长,四川新高考,今秋入学高一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四川省今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年整体实施,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6月27日,四川省教育厅召开四川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通气会,对《方案》进行了解读。从年起,普通高校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我省将采用“3+1+2”改革模式,即3门统考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改革从全省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年整体实施

据介绍,从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考试内容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年版,年修订)》。合格考科目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考科目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改革后不再分文理科

改为采用“3+1+2”模式

“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选择考科目考试在每年6月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选择考科目成绩以分数呈现

总成绩为分

据介绍,合格考〔含素质测试、实验(作)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选择考科目成绩以分数呈现。

考生的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分,总分分;选择考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均为分,总分分。等级转换计分方法另行制定。

问题解答

1、四川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合格考和选择考区别是什么?

6月27日,四川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问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的区别是什么?四川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首先,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考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其次,合格考各科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普通高中应届生只有通过合格考,方可参加该科目的选择考。合格考科目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也是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具体来说,合格考和选择考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

01

考试目的不同

合格考的目的是检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可以称为“强化基础”;选择考的目的则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可以称为“突出个性”。

02

考试科目不同

合格考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选择考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共计3门科目。

03

考试范围不同

合格考科目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要求;选择考科目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的综合要求。

04

成绩呈现不同

合格考科目成绩以“合格”和“不合格”呈现。合格考成绩长期有效。选择考中,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选择考成绩当年有效。

05

考试时间不同

合格考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中阶段相应课程教学任务结束时进行,首次考试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末进行,高三上学期末完成。成绩不合格的应届生在校期间可参加补考。选择考自年起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紧随全国统一高考之后进行。

2、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01

目标导向不同

“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2

选择科目组合不同

“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1种固定组合。

03

考试内容不同

“3+1+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志愿设置有什么变化?

按照《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从年起,高等学校将按物理科目类、历史科目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别录取。按“院校+专业组”,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提前批及特殊类型除外)。投档录取只分层次、不分批次,同一层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

按照《实施方案》,高等学校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

在志愿设置上: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满足考生志愿填报需求。考生志愿填报不分批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具体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将另行公布。

来源:川观新闻、巴中全搜索

监制:李帜编审:和帆

责编:戴珊梓编辑:罗天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