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林富
这是一位普通但又不寻常的妈妈,说她普通,是因为她和千千万万个妈妈一样,从事着普通的工作,为子女呕心沥血,希望孩子成才。
说她不寻常,是因为她目光远大,把培养孩子放在首位,在学习上不逼迫孩子,也几乎不让孩子上课外班,遵从孩子自然成长规律,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育儿理念。
在她悉心培养下,女儿一路名校,身心健康发展,生活快乐,综合素质强,顺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学,后又被公派到美国留学。
她就是海淀妈妈刘称莲。
一、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妈妈。
刘称莲是在女儿李若辰3岁的时候辞去县城高中老师的工作,和丈夫李岩一起来北京做了北漂一族。
那是年,两个人在县城都捧着铁饭碗,丈夫李岩甚至还是副厂长,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趁着年轻,拼搏一把,也能为女儿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刘称莲刚到北京,在经济条件很不好的情况下,坚持把房租在富有诗书之气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附近。
但如果你认为刘称莲像大部分海淀妈妈一样“鸡娃”,你就错了。她的女儿李若辰几乎没有上过课外辅导班,也没有使用过“题海战术”,她采用的是一种让孩子接近大自然,在游戏中学习并且释放孩子自然天性的教育方法。
有人说小学比初中重要,初中比高中重要,这里的“重要”当然不是比分数,而是指对孩子学习潜力的开发和对孩子后劲的培养。
如果因为追求分数,在小学阶段就“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内在的学习自驱力,那才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二、刘称莲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玩、阅读和学习同等重要。
刘称莲的女儿李若辰在北京大学幼儿园毕业后,选择了到清华附小读小学。很多北京人都了解,清华附小是一所海淀重点小学,但同时也是一所有着宽松学习氛围的学校。
一所高素质、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学校,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而不是束缚孩子的自然天性。
李若辰在小学快乐地度过了6年。
1、刘称莲鼓励并带着孩子玩。
刘称莲并没有像大部分海淀区家长那样,周末给孩子安排满学科辅导班,而是让孩子在周六写完作业后,把周日一整天的时间拿出来,作为“家庭日”,带孩子到户外玩耍。
这也让李若辰成为同学们的羡慕对象,因为当别的同学在周末到处赶场子上辅导班的时候,她正快乐地和父母在公园玩耍,呼吸新鲜空气。
正如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在给刘称莲写给家长的育儿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作序时所说“不要因为虚荣心一味地在孩子成绩方面与别人攀比,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过程正确,结果就不会错。”在小学六年的黄金时间中,父母掌握孩子成长的每个敏感期,因势利导,尊重孩子的个性,建立孩子的健全人格,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
另外,刘称莲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效率,李若辰写作业不磨蹭,和她让孩子玩有直接的关系。
每天李若辰写完作业后,爸爸妈妈都会陪她玩耍,一家三口在一起,经常玩“斗地主”。
因为想到写完作业就可以尽情和父母一起玩,李若辰写作业非常积极,效率特别高。
刘称莲称,但有些家长则不是这样,他们往往在孩子完成学校作业后,还要给孩子额外布置作业,这样孩子就觉得反正写完学校作业还有妈妈布置的作业,干脆就磨磨蹭蹭,效率特别低。
但学习效率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孩子磨蹭的习惯必须纠正,特别是到了初中和高中,没有学习效率,成绩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学阶段改掉磨蹭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家三口打牌时,刘称莲和丈夫从来不会故意让着女儿,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培养孩子输得起的性格,让女儿明白,成功和失败都是正常现象,不要玻璃心。
刘称莲认为,带孩子去爬山,观察动植物,带女儿养小鱼、小昆虫等过程中,对孩子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都有提高,并且也激发了孩子对知识的探索欲。
2、刘称莲认为,孩子的阅读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刘称莲夫妻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阅读习惯培养非常重视,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刘称莲就买来了胎教书,夫妻二人就开始给孩子做胎教,他们认为,实践证明胎教对孩子还是很有用的。
刘称莲夫妻本身就酷爱读书,她认为,如果父母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要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很难。
因此,在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很重要。
从李若辰二、三岁开始,家里就给孩子买很多书,一开始是家长给孩子讲各种绘本故事,孩子大些、自己认字之后,就会主动坐在书堆里,自己阅读。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读书,另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图书,让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就不怕孩子不成长。
刘称莲说,因为孩子从小到大不间断地阅读,孩子上学后作文写得非常好,经常被语文老师当范文来读。在解答理科题目时,因为理解力好,也“占了很大的便宜”。
想让孩子戒掉电子产品,就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吧,这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3、小学时期家长的任务是让孩子爱上学习,爱上学校。
李若辰刚到北京选择幼儿园的过程,给刘称莲上了深刻的一课。
刚到北京,刘称莲和丈夫白手起家,经济十分拮据,他们给孩子找了一个价钱相对便宜的幼儿园。
孩子刚上幼儿园就各种抵触,哭得撕心裂肺,一开始刘称莲没往心里去,觉得孩子是有点分离焦虑症。
有一次因为种种原因,她晚接了孩子一个多小时,等她慌张地赶到幼儿园时,发现老师在门房和门卫在聊天,孩子一个人在没有开灯黑暗的教室自己等了她一个多小时,并且还尿了裤子,让一个3岁多的孩子在一个多小时中处于恐惧和害怕中等待,这让刘称莲十分自责。
但坏事情才刚刚开始,孩子从此之后一上幼儿园就会尿裤子,在家里就没事。
经过几番努力和周折,她把孩子的幼儿园换到了北京大学幼儿园,孩子的精神面貌有了彻底的改观,也不再尿裤子了,每天非常高兴地去幼儿园,这让刘称莲认识到,让孩子快乐地上学,择校也很重要。
李若辰小学读的是清华附小,初中是北京中学分校,高中是中学实验班,北京中学十分有名,是海淀5所重点中学之一。当然,在孩子择校和考学的过程中也颇多周折和艰辛,刘称莲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这三本书中都做了详细的描述。
但对父母来说,好的师资和优秀的同学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会让孩子变得更优秀。父母在这方面,一定要给孩子助力和把好关。
在讲到孩子偏科方面,刘称莲也说了自己的经验。
李若辰是语文、英语时间用得不多,但成绩一直拔尖,但李若辰的同桌正好相反,数学特点好,语文、英语就不太好。
刘称莲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女儿的这位同桌从小父母就和她玩数字游戏,从小还学了奥数,但这孩子很少读故事书和名著之类的书。
而李若辰正好相反,从小就大量地阅读社科、科普类的书,没怎么学数学。因此,刘称莲总结说,早期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要平衡,这样孩子“偏科”的现象在孩子长大后会少一些。当然,后来通过努力,李若辰的理科成绩也追了上来。
作为一名一直在教育行业工作的妈妈,刘称莲深谙教育心理学,她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出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已经是第3次再版,《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是第2次再版,这几本书早就成为了畅销书,累积销售已经超过万册,现在已经是第10几次印刷了。
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中,有自己的亲身经验,也有孩子和同学们的实例,干货满满。
怎么克服孩子写作业磨蹭的现象?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不爱阅读该如何解决?英语、语文、数学分别要怎么学?怎样让孩子越玩越出色?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怎么办?如何应对孩子的早恋?怎么培养孩子孝心?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人缘?……
众多家长棘手的问题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另外,《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也是直击初中、高中孩子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实用性很强。
这三本书都很厚,作者娓娓道来,像邻家大姐教给你培养优等生的秘诀,又像是和您在谈心,让人读起来不枯燥,我就是用几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一本,然后再慢慢翻阅,细细品味。
这套书得到了尹建莉、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北京大学教授王在全等人的推荐,也得到千万个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这三本书分别为每本36元、45元、36元,现正在做活动,正版,每本仅29.9元,点击下方“购买”即可了解详情和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