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从老妈那里听到了一个令人惋惜的消息,弟弟家的孩子去县城读初中了,镇里那所开了60多年的中学这个学期关门了。这样的局面在我老家并不罕见,其他乡镇中学也纷纷倒闭。以前的县城只有县一中、县二中和城关中学三所中学,现在则出现了公立和私立中学共有1所的情况。这种变迁直接导致了乡镇中学的关闭。回忆起小时候,我们村里的学校还有初中班。如今,只剩下幼儿园的几个学生,一、二年级各有两三个学生,老师也只剩下两位。这些学生多是因为家庭情况十分困难,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无法承担将孩子送往镇里上学的费用。甚至县教育局都不再向村里学校派遣教师,也没有正式的教师愿意来这样的学校,只能靠村里出钱请老师。如今,只有稍具实力的家庭才会尽力将孩子送往城里求学。
乡镇中学的困境和原因分析乡镇中学逐渐倒闭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校长的能力不足和不作为
乡镇中学的校长往往缺乏教育经验和领导能力,无法有效地管理学校。而优秀的校长却可以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以我所在的镇为例,我们下面有一所村小学,而这所学校之所以没有关闭,就是因为有一个有能力兼顾教育初心的好校长。由于他的用心,该校甚至成为了片区内的重点小学,吸引了附近村庄的许多学生。因此,校长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2、缺乏教师和教育质量低下
乡镇中学的教师多数都在县城购房定居,下班后都选择开车回城。即使有住在镇里的教师,下班后也会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从不专注于教学。如果问及教学质量,他们常常回答:“没有办法”。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氛围。此外,乡镇中学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普遍较低。留在镇里上学的学生大多家境贫困,缺乏家庭的良好教育环境。这样的环境使得学生很难取得好成绩,进而导致学校受到冷落。
、资源不足和设备落后
乡镇中学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资源不足。城市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更加丰富,而乡镇中学的设备却大多残旧不堪。这样的学校给人以破败的印象,也难以吸引学生前来就读。
4、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对教育的误解
一些人在宣扬“读书无用”的错误观念。这种观点在农村地区特别盛行,给乡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常以某位未毕业的成功人士或某位大学毕业生从事低收入工作的例子来否定教育的价值。这种错误的看法让家长们产生怀疑,孩子们也因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5、校风校纪的混乱
乡镇中学校风校纪的情况也相当不容乐观。学生们只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而来到学校。白天上课时他们打瞌睡,晚上回家后整夜游戏。曾经,甚至有社会上的人混入学校打老师,这是因为一些负责任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管教。如今,这种现象几乎所剩无几,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普通人的努力很难改变现状。乡镇中学的倒闭正是由于学生们纷纷涌向城市中学的结果。
城镇中学的困局及对乡村发展的思考乡镇中学的关闭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乡村振兴的障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乡村地区的人口外流已经成为常态。乡镇中学的关闭加速了这一过程,并且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城市中学受到了乡村学生的迁入,带来了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其中有些班级甚至超过了80人。虽然听说过一段时间有过整治,但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在义务教育的政策下,想要劝退学生是非常困难的。乡村学生的涌入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让靠近学校的房产销售火爆,出租也更受欢迎,租金更高。
然而,乡镇中学的关闭让我不禁心生感伤。难免担心乡村也会像这所消失的学校一样逐渐消失。没有人的乡村,再多的振兴政策也失去了意义。作为一名网络自媒体工作者,我每天分享身边有趣有深度的话题。如果你有相同的兴趣和价值观,欢迎